《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

2023-05-10 14:56:27

(注:在中国知网,以篇名检索,在《中国好声音》的一千多篇文章中,这篇论文引用、下载均排第一。原文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10期,下文有删减。)


一、《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


    《中国好声音》7月13日在浙江卫视开播,由星空卫视旗下的星灿制作联合浙江卫视在原版引进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基础上,经过本土化改造而成型的一档音乐选秀类节目。节目总导演金磊和灿星制作是《中国达人秀》节目的原班人马,在节目制作宝典的指导下,吸取《中国达人秀》的本土化成功经验,加上版权方专人指导,《中国好声音》在节目形态上保留了原版的优秀血统,又融入了中国社会现实与文化,将娱乐和文化深刻结合,把价值观传输渗透在节目表现之中。

    节目第一阶段每期时长约95分钟,每期出场选手10-15人。自开播起,该节目便稳坐卫视综艺收视榜前列,广告收益也是由原来的13.6万/条的15秒广告,迅速上涨到20万/条。[1]开播一个月以来,该节目不仅收视长红,且受到学界和业界诸多赞誉,虽仍有一些非议,但其叫好又叫座的地位已不容置疑。

    我们试图解构《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播出节目,以窥见电视音乐选秀3.0时代的特质。在此,我们运用电视节目形态构成理论[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将《中国好声音》作一全面解构和剖析。

     1、规则创新体现专业权威,奠定影响力基石

    宏观整体来看,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的直观外在表达,要从众多类似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形态的创新必不可少。“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一方面是指赋予原节目形态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是指产生新的节目形态。”[3]而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创新主要体现在游戏规则上。

《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的基本节目形态是四位导师收徒组队,学员出场展示歌唱实力,导师背对学员“盲听”歌喉,若认可,导师即可亮灯转身表示愿意收徒,如多位导师表示认可,则学员可从已转身的导师中选择自己心仪者加入其队伍,直至最终组队完成。若学员未获得任何导师认可,则以失败离场。其中“盲选”概念的引入让声音成为选秀的唯一标准,赋予了节目新的内涵,成为打造节目影响力的基石。媒体影响力由注意力和公信力共同构成,其中公信力是影响力的核心和根本。在电视选秀节目中,“公信力则主要是通过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专业权威来体现”。[4]“盲听盲选”环节设置正是出于此意,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维护了节目公正与权威。

    节目没有炒作,不哗众取宠,表达华语音乐追寻“好声音,好音乐”的价值取向,颠覆了观众对电视选秀媚俗的刻板印象,视听盛宴之下传播的是主流文化与价值,让“选”与“秀”相辅相成。

    2、模块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传播功能

    从中观层面看,节目形态构成取决于各个模块环节的设置与连接。所谓模块,即“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即程序代码和数据结构的集合体)”[5],引申到电视节目中,可以认为电视节目模块是指能够独立承担节目一定功能的内容集合。所谓环节,是指相互关联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而在电视节目中,节目环节即相互关联的内容设计中的一个。“与模块不同的是,节目环节之间前后并无表现时空上的明显跳跃,彼此之间只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设计者按游戏规则把整个节目设计为几个环节。在每一个大的环节里又套着若干小的环节,每个小环节都会根据游戏规则变换场景和内容,而每一期节目也通过这些变化进行微调。”[6]

    《中国好声音》改变以往电视选秀节目模块功能不明、环节定位不准的弊端,各个模块环节设计思想十分清晰,都有明确的传播功能和对应的内容形式,形成完整合理的叙事结构。下面我们将《中国好声音》作一模式解构,以及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节目结构、叙事脉络以及各模块环节的功能作用。


模块

环节

节目内容

表现形式

传播功能

登台

前奏

学员前来参赛

学员与家人介绍,主持人采访

VCR带出学员,营造期待氛围

信息传播为主

演唱

学员演唱

(盲听)

学员演唱,导师盲听,设置悬念

学员现场演唱,评委细心聆听,观众和亲友烘托气氛

信息传播为主,情感传播为辅

学员演唱

(转身之后)

导师以转身来表达对学员的认可,形成第一个高潮。

导师以拍铃、转椅转动、喜悦表情等一系列行为表达对学员的肯定。亲友欢呼,歌手继续演唱。

信息传播与情感传播并重

 

互动

导师点评

导师对演唱的评价,学员的自我介绍,通过交流带出情感故事,师生在互动中产生共鸣,形成第二个高潮。

导师分别点评、学员自我介绍,导师之间交流和自我推销,穿插导师间的争夺,最后再次设置悬念:选导师。

 

观点传播与情感传播并重,辅以信息传播

 

学员介绍

选导师

离场

学员告别

亲友庆贺或学员发表感言

学员离场,台下庆贺

情感传播

 

   由表可见,节目每一个模块及其中各个环节设计意图各不相同,并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传播功能。第一个是学员登台前奏模块。向观众介绍出场学员的基本情况,这一模块主要承载信息传播的功能。

    第二个是演唱模块。演唱模块又可划分为演唱(盲听)和演唱(导师转身之后)两个环节。导师“盲听”的设计开创了音乐选秀的先河。它体现了节目的艺术风格和专业追求,以此向社会展示华语音乐“用实力说话”的价值取向,是节目公信力的重要载体。“转椅”环节的设计是节目高潮的重要节点,悬念设置是竞赛类节目最重要的叙事元素,围绕“转椅”形成悬念串是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这对于稳固收视具有随意性的电视观众具有重要意义。前后两个环节,传播功能也悄然发生改变,由信息传播为主变成信息、情感并重。

    第三个是互动模块。它与演唱模块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传播上是观点传播与情感传播并重,同时辅以信息传播。在这个模块中不仅增强竞赛和悬念这两个叙事元素,而且在多方互动中充分使用煽情、搞笑、猎奇等各种娱乐手段。互动始终贯穿在这个模块的三个环节中,如果说导师转身是对“什么是好声音”的第一次阐释,那么,导师点评就是进一步诠释“什么是好声音”,导师之间的互动使评价更全面客观。歌手介绍一直是音乐选秀必备的,但《中国好声音》不是单纯的介绍,而是通过歌手与导师的互动,把他(她)追求音乐的梦想、情感与经历展现出来,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和感人,不仅让他(她)走近导师,也走近观众,情感传播进一步加强。选导师《中国好声音》最独特的环节,虽然在《名师高徒》《非同凡响》《激情唱响》等电视选秀中已经颠覆评委冷眼旁观的传统,但导师之间互相争夺学员的设计还是开创之举。导师从身居高位到自我展示的转变,实现了选秀场上的双方主体地位平等。这一设计成为了节目的新的收视增长点。学员抉择环节则顺势而下,实现了导师与学员间选择权的双向流动。在设计上制造了新的悬念,在传播效果上实现了观众的心理满足与情感升华。

    最后一个是学员离场模块,亲友相聚和离场感言在节目设计上体现了人文关怀,让观众回味,产生余音未了的传播效果。

    那么,《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是什么呢?归纳起来无非两点:一是在各种传播功能中,情感传播作为主线贯穿节目始终,这也符合艺术传播的规律;二是传播功能承载与模块设置和环节设计融为一体,并综合运用各种娱乐表现手段来加强艺术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二、《中国好声音》的价值创新


    在我们讨论了《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的时候,已经谈及了它的价值创新,即把“选”与“秀”统一起来,综合运用多种电视传播功能。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它是如何通过调动各种视听元素符号来强化这些传播的,笔者认为在《中国好声音》节目内外有几个关键的节点作用特别大。

    1、导师转身

    导师转身是学员演唱过程中两个环节、两种叙事的转换点,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选秀节目评委点评的设置,其特点在于,导师转身的动作对于学员是直观的肯定,而学员从导师那里收获的是对他们的认可,这与以往电视选秀评委给选手带来的点评往往是指责和批判居多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导师喜悦的表情与学员、亲友的激动之情取代了以往电视选秀的“黑面”、伤感,带给观众正能量的释放。

    “转椅”这一元素符号的意义就在于对学员的评价,而这一权威公正的评价是建立盲听的基础上的。在学员出场演唱时,让导师采用背对学员的形式聆听,当导师认为该声音是自己所想要寻找的好声音时,通过拍、转、响、亮(点亮“I want you”的灯)等一系列夸张动作和强烈的音效而带来巨大的喜剧效果,使节目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产生收视的第一个高潮。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华丽的外表和昂贵的价格,而在于它产生的转身动作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其一,转椅的设置让盲听成为现实,从而实现节目的专业追求。其二,实现导师对学员的正能量更直接、直观、形象地释放。

    2、师生互动

    互动其实始终贯穿这一模块中各种环节里,导师之间互动,导师与学员之间有互动,在这个非演唱的谈话时空里其实更精彩,而互动话题更容易成为价值传播的载体。

    导师点评话语的内容是节目主旨和公信力的总要指向。以同样借鉴《美国偶像》的《超级女声》和台湾《超级星光大道》两个节目为例,《超级女声》在全民狂欢氛围下缺失了评委专业客观的点评,节目公信力备受质疑;台湾《超级星光大道》在成熟的娱乐节目包装下,评委点评始终以选手歌唱水平为中心,让选秀颇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四位导师在点评中坚持专业主义精神,进一步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好声音”。他们以好声音以及体现出来的歌曲演唱水平为选择的终极依据,忠于节目音乐主旨,提升节目专业影响力。

    导师的形象塑造也是一个重要元素。舞台上,导师们真实自然又个性张扬,那英光脚和学员合唱,刘欢为学员感动落泪,杨坤赠送队员32号球衣,还有哈林的幽默调侃,让观众领略了这些明星大腕鲜为人知的另一方面,和蔼亲切、活泼可爱的形象与其它选秀节目的毒舌评委形成鲜明对比,给节目带来温馨与和谐。

    师生谈话中,故事元素的加入,丰满了人物形象,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学员背景的讲述说出了歌声背后快乐、艰辛、乐观的种种情感,构成了节目讲故事的重要部分。向观众传输“任何人都可以追逐梦想”的理念,而导师与学员的对话中,话语不仅指向学员音乐造诣,更是融入了对于人生态度的启发。如第二期出场的蒙面女侠董贞,虽然歌声并没有赢得四位导师的认同,但刘欢以自身经历鼓励董贞自信面对人生,坚持歌唱梦想。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单纯的专业表演不免让节目显得干涩,选手的情感故事是另一种重要的叙事内容,也体现节目的价值取向。选手形象是否丰满、节目内容是否立体,都在于选手演出之外故事的挖掘与情感的流露是否到位。需要指出的是在节目中,情感表达有真有假,故事能量有正有负,我们鼓励真情流露的行为表达,抵制作秀式的布置安排;赞同体现社会主流价值的故事,排斥违背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炒作。

    3、学员反选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评委与选手之间选择权利单向性已成为常态。而《中国好声音》的突破在于,它实现了选择权在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流动。在多位导师为一位学员转身之后,学员就有权选择心仪的导师,在学员奋力赢取导师的同时,导师也需使出浑身解数卖力拉拢学员。首先,穿插在师生谈话中的导师间的争夺,你来我往的自我宣传、插科打诨式的调侃为节目增添不少娱乐气氛。其次,导师与学员间的双向选择实现了双方地位的平等和权利的对等,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与情感升华,从而把整个节目气氛推向最高潮。

    4、争议话题

    不得不提另一节点——争议话题,尽管它在《中国好声音》之外,但它也是节目的延伸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火爆起来的节目都会引发各种话题,有议论有质疑有批评。问题是如何面对质疑,如何化解危机。总的来说,《中国好声音》还是正面评价占主流,当然也少不了批评,如对学员身份的质疑,对过分煽情的批评。在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已不仅仅在电视上传播,任何微小的暇疵都在网络上放大,搞不好就会转化成负能量。还好,《中国好声音》对此都作了积极正面的回应并加入到节目中,。

    《中国好声音》之于其它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最大价值创新在于,它将音乐性的判断与解读融入到节目的全过程中。观众对于其它选秀节目“看热闹式”的听歌方式在这里升级为对音乐的欣赏与评价。节目自始至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歌唱者与歌曲的关系当中,从现场表演体会歌曲演唱的内涵,从歌手故事发掘歌曲演绎的外延。以“什么是好声音”为中心的表演、判断、评价、取舍、情感和故事构成了节目的全部内容。音乐、美食、戏剧等节目内容都是价值传播的载体,而价值创新就在于发掘这些载体内在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优秀的模式设计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