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盛世上河荡

2023-05-10 14:56:27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两宋时期熠熠生辉,让人无法忘怀。美国高校的历史教材《中国新史》这样评价宋朝:“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是北宋和南宋。”陈寅恪先生这样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宋朝在经济、文化、技术、思想上造极于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时代,而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我们展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现实。

   清明上河图,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原本由辽宁省博物馆珍藏,后故宫博物院借调展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中汴京城一派太平盛世,、军事、外交均已走入绝地,开明的文治与黑暗的苛政并存。

   画家张择端表面描写盛景,实则曲谏忧国,草蛇灰线的在全图中埋下很多不为人知的玄机…

  。

   讲到正中心部分,就要提到桥和船在宋朝的发达程度。在清明上河图中一个凉棚下赫然写着“香饮子”的招牌,这是宋朝人们喜爱的一种下午茶饮料,宋代人们以各种新鲜的水果来做香饮子,味道甘甜,其中以荔枝味的饮子销量最佳。《东京梦华录》卷二中《桥州夜市》这样记载:

夏月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

   北宋的都城位于开封属于北方,而荔枝盛产南方,唐朝时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命人快马加鞭把荔枝送到都城,而如今宋朝的街道上贩卖着荔枝香饮子,证明了宋代发达的交通促进了南北方的货物运输,加之冷藏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时令水果能够保持新鲜度到达东京。28只船,其中有许多体型高大的船只,它们都带有高高的桅杆,每当遇桥或者张帆的时候风力过大,船夫就把桅杆徐徐落下以稳定船身。这是在宋代造船技术上的伟大进步。船大了,这就要求桥要有所改变,不能是平桥,必须是拱桥,而且还不能有桥墩桥柱,于是就发明了无脚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像彩虹一样横跨过河面。(摘自《追寻宋金时代的别样生活》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部分,描绘了车水马龙、贩夫走卒、游人如织的画面。北宋人在清明节喜欢到河上观水赏鱼,图中拱桥两侧聚集大批人群,可眼下的情景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几个纤夫埋头拉纤却忘了招呼船工放下桅杆,导致桅杆即将撞上拱桥!险情将至,拱桥上下行人大声呼救,纤夫闻声松开绳索,船工放下桅杆,船顶上的船夫奋力用长杆顶住桥梁……而此时桥上文官与武官因轿马之争,仍各仗其势互不相让,桥上桥下险情成为全卷高潮。

       

《清明上河图密码》中这样引入这一画画:

“古德信正要答言,虹桥那边忽然传来一阵叫嚷,声气似乎很紧急,他不由得站起身,探出半截身子向虹桥那边望去,见桥上许多人都趴在桥栏上,全都望着桥下一只客船,纷纷挥臂叫嚷。再看那只客船,正要穿过虹桥,桅杆却高过桥梁大半截,眼看就要撞到桥梁。古德信心里一惊,忍不住说了声:“不好!”

 

  对岸一只小篷船上,有一对船家夫妻。男的叫鲁膀子,女的叫阿葱。阿葱正在淘米,听到叫嚷,怕漏了米,并不理睬,自顾自继续小心倾倒米盆里的水。鲁膀子却天生好事,一抬头,看到那船的桅杆还不放下,甩开腿就往虹桥那边奔去,前面岸边泊着只长篷客船,鲁膀子纵身跳上了船篷,挥着臂膀,大声朝那只客船喊道:“桅杆!放倒桅杆!”

 

  听到四周叫喊,那只客船上的人才发觉,几个船工先后跳上顶篷。那船的桅杆根部有轴,嵌套于桅座上,用插销固定,可以拉起放倒,称为“眠桅”。一个船夫慌忙拔开插销,其他几个抓住牵绳,一起拉倒桅杆。但春天水涨,水流很急,其他船工又慌了神,稍一耽搁,船头便被水流冲偏,船身也跟着横了过来。

 

  鲁膀子又在这边继续叫喊:“稳住舵!快划桨!”

 

  其实四处人都在叫喊,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清自己在喊什么。鲁膀子却顾不得这些,常日小心伺候船客,难得大声说话,这种时候,热心出出力,喊喊很痛快。

 

  他见那船上有个身穿褐色锦衣的人也爬上了顶篷,应该是船主,那船主挥臂大声呼喝起来,下面船工这才随着他一齐喊起号子,拼力划桨,“呼嗨呼嗨!呼嗨呼嗨!”船身渐渐稳住,但船头却难以回转。鲁膀子又叫道:“纤夫!纤夫!”

 

  那船上的人似乎听到他的喊声,有两个汉子急忙跳下船,飞快奔上桥头,从桥面抛下绳子,下面船夫接住拽紧,桥上几个路人也出手相助,上下一起用力,死命拉拽,船头才终于调正。

 

  虹桥上,万福提着一壶酒,刚走到桥顶就听见叫嚷,他忙趴到右边桥栏去看,见下面一只客船遇险,也不由得替它忧急起来。船上二三十个人全都在拼力喊号子划桨。万福见一个妇人带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孩童,竟也爬到顶篷上。妇人慌得失了张致,不停望着四周叫喊,又不时摇着身边孩童的手,后来竟将孩子抱起来,不住向桥上的人指着自己孩子,似乎是在求救,但船篷顶距桥梁至少有两人高,根本无法将那孩子接上来。万福有些着恼:这个做娘的,这种时候带孩子到顶篷上做什么,万一跌倒摔进水里可怎么是好?就算那船被冲得倒转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好好留在舱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幸而那船终于掉回船头,缓缓驶进桥洞,万福才松了口气,继续向对岸走去。才走了几步,却听见岸边又有人嚷起来:“盐!盐!”再看岸边的人,都指着桥底下惊喊。”

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描绘北荣盛世的画面。但是这幅画没有描绘任何盛世画面,也没有指出是清明节扫墓这一风俗。如果描述的是盛世图景,为何正中间是船难的画面。重新看这幅画,我们能看到,桥底的水流挺急的,因为旁边的树上有些微的绿色,应该是春天三月清明时节。桥上的人有的扔纤绳,有人在高声叫喊,有的人急冲冲地指挥……这就证明了盛世中的震荡。这里面需要提到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以“理财”、“整军”为中心,、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这些反对之声造成了社会的上下震荡,如何面对盛世中的动荡不安,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答案:我们都是一条船的人,这条船翻了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我们大家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