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创于宋代的揭阳榕滨水乡南潮,人文蔚茂 景醉人……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今日潮汕人”关注 知潮汕事

欢迎加小编微信:wxcsr0663



        岭南的数九时节,虽无白雪皑皑漫天雪,却也寒风嗖嗖扑面寒,最近一段时间来,没有走访古村落了,心中难免有点不自在和失落感,趁着倍喜兄从深返揭之机,在严寒的冬日里,约上陈君宏斌一起走访揭阳另一个著名的古村落乌美村。在去古村的路上,经倍喜兄提议,我们从金灶路口上揭惠高速,在炮台镇高速出口处下高速,顺便去看一看南潮乡,该村是闻名遐迩的潮州唐宋八贤之一,吴复古于北宋时期来此创乡,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南潮乡历来就是人文、自然景观众多,又是揭阳古八景之一的“双溪明月”所在地,南潮乡不但创乡历史久远,人文蔚茂,而且自然风光秀丽,水系发达,是远近闻名的豪乡之一。我一听是潮州先贤的故里,对走访南潮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在访乌美村之前先访南潮乡这座古老的村落。



       我们的车从炮台高速口下了揭惠高速公路,转道206国道进入南潮乡,南潮乡位于揭阳市东南约十五公里,座落于榕江北滨,属于揭阳市揭东县炮台镇管辖。南潮乡在国道206和炮台镇政府西侧,东侧与炮台居委会比邻,北侧与和埔仔社区比邻,西南两侧紧靠榕江,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炮台镇辖内屈指可数人文最鼎盛的豪乡之一。南潮乡钟灵毓秀,独得天地温厚之气,在南潮乡这里可以远眺东南桑浦群峰脉落,近看南北榕、枫二水作障,离粤东著名繁华古镇炮台仅二里之隔。206国道横贯十里平畴,乡村之美,昔有“日观榕江千帆过,夜赏炮台万户灯。”今是“国道车流夜继日,空中飞机穿南潮。”的美誉。

      南潮乡塑源久远,据《吴氏族谱》中记载,古乃多姓氏聚居,在北宋时期,村庄较分散,为多姓氏杂居,当时有吴、张、黄、卓、詹、倪、赖等姓在此聚居,尚无统一称谓。吴氏肇基祖吴复古定居遵先祖逢水源而居之意,因榕江在村庄之南面,潮水涨退,汹涌澎湃,极为壮观,而村落乡形狭长,周围内河环绕,以潮水棲蛟龙,寓贤达辈出之意,兼取太平之义,故乡村美名,史上得其地象之秀而生,于是复古氏名之曰南潮,因此定名为“南潮”乡。另据《南潮乡史》所载:“五代之季(即公元907年至960年)南北兵祸,民不聊生,百姓流沛南移,因见南潮乡地处榕滨,背靠平源,农渔适宜,于是积聚渐成村落,村民皆因来自中原四方,姓氏互异,故在明代(公元1386年)以前为诸姓来居,南宋末年,元胡来侵,南潮乡又一次惨罹兵祸,各姓氏的村民纷避祸流迁,南潮乡几成废墟,唯独后厝吴氏幸免于难。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吴氏肇基祖吴复古第七世裔孙吴贞福为祀吴复古而重归桑梓,整治先人旧业,弘扬先祖风范,自此吴门子孙,除世居南潮之外,苗裔潘衍遍于潮郡三阳,成为江南最有名望的族姓之一。”

      我们一进南潮乡,就被眼前这个古老水乡的景色所陶醉了,南潮乡的历史久远、人文鼎盛、自然景观秀美,古村之西南,榕江江水如练,水乡景色如画,自古以来,“双溪明月”、“七星石”、“关公阅兵书”等胜景耐人寻味。古村溪港纵横,到处可见独特迷人的水乡风光,那斑驳的古寨墙、盘根错节的百年古榕、纵横交错的溪河,水色云天,浑然一体,景色美不胜收。这里不但有保存完好的古寨围和古建筑,还保存着几十棵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榕树,树冠苍郁,让人看后叹为观止。古村的寨墙开有多道寨门,无论从哪个门出去,都能看见村前碧波荡漾的溪河,还有一棵棵盘根错节、苍劲翠绿的大榕树。漫步在古村的青石道上,寻找昔日的古屋、古庙,探究族古风书于墙,家福祉溢于表,让人倍感闲逸而安宁。游走于古村河畔,凝望碧水泱泱,巨榕蔽日,远看飞机临空,近观渔舟自横。欣赏南潮乡景色如同品尝一杯浓郁香醇的功夫茶,只有细品慢尝,才能体会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



     南潮乡中有多处潮汕风格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我们所见到的天葵公厅、倪厝厅、邵业居、征兴居等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些古建筑大多历经风霜的侵蚀,早就残破不堪,今天所见到的多处建筑是经过后人重新修缮的,屋脊飞檐嵌瓷点缀,楹桁之间饰以金漆木雕和油画彩绘,此外还有大量的泥粉画、石刻等潮风潮味的传统民间工艺制作,置身其间,犹如走进一座潮汕民居古建筑工艺荟萃的殿堂。在天葵公厅围墙外两株古榕,枝干相拥生长在一起,形成亲密无间的“连理枝”,也成为该村一处自然奇景。其中建于明洪武三年的倪厝厅,坐东向西,五开三进二天井格局,厅前有三水过堂,景色秀美,堪舆家称之为“蟹地”,乃是风水宝地。建筑年代最久的就是延龙公厅(人家尾),据说是南潮乡的发源地。


     我们在南潮乡东北面的寨门进入寨中,辗转来到了吴复古故居,也就是现在的吴氏家庙“德让堂”。因吴复古父亲吴宗统官至翰林侍讲,吴复古父亲去世后,按宋朝官衔世袭制度,吴复古可以嫡子身份承袭父荫,上朝任职,但他无意仕途,固辞不受,并以其职让于庶兄(即父妾所生之子)吴慈翁,使之授国子监教授之位。早有吴氏先贤、殷高宗武丁时期泰伯、仲雍与季扎“三让”遗风。因此吴氏家庙堂号为“德让堂”。吴氏家庙设计精巧玲珑,祠堂正面正中为凹斗门楼,大门门楼上方门匾“吴氏家庙”四个大字,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2)中进士、海阳县枫溪乡人、潮州著名的书法家吴殿邦所书,大门前安置2个青石鼓,整座吴氏家庙是二进一天井格局,虽然没有潮汕精美的嵌瓷和石雕、木雕艺术,倒也显得古朴大方,大厅宽敞,厅中间的石柱上悬挂着浓浓文化底蕴的两副楹联,厅的两边墙壁上挂满了吴氏后人的书法作品,正中间后墙壁上挂着远游先生的画像,五缕长须垂胸,他神态慈祥,鹤发童颜、俨然是一位有德长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吴氏家庙的名气不在于宏伟恢弘,雕梁画栋,流光溢彩、而在于潮州先贤吴复古而闻名,因此,2011年11月被揭东县人民政府列为揭东县文物保护单位。








     吴复古(1005-1101),字子野,号“远游”先生,其传略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吴复古少时天资聪颖,性豪迈慷慨,任侠好义,急人所急,有江湖侠士之风。他勤读史书,精通经典,尤重《道德经》,养生有术,性情高雅,清逸人间。吴复古虽无意官场,但还是以道德文章显著闻名于朝野而被举荐为孝廉。宋神宗特别召见并授以皇宫教授、太子太傅之职。吴复古毕竟清逸成性,寄情山水,淡泊功名,加之时逢王安石变法,吴复古私下与苏轼说过,“黄卷尘中非我业,白云深处是吾家。”不久即以“孝养”为由上表辞职,神宗成其孝心,特赐“远游先生”号准其返乡。吴复古辞官之后,只身游历各大川名山,回到揭阳,修心养性,整修园亭,教育子弟。性情清逸的吴复古一时愈加名重朝野,遍交鸿儒巨卿有王安石、司马光、韩琦、三苏父子、李师中等,为之倾心致腹,悉情交好。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书成适吴君参政,进治说三篇,余惜未成录焉”,撰序称“吴君博学清重,君子人也;居宰辅,握枢机……公忠于君孝于家,爱于国睦于族,其为天地间之完人也”。大文豪书法家苏轼是这样评价吴复古:“徒见其出入人间,若有求者,而不见其所求。不喜不忧,不刚不柔,不惰不修,吾不知其何人也。”他是什么人,“从来非佛亦非仙”。

        南潮乡最著名的自然奇观就是双溪明月,揭阳县旧志称“双溪口”,系揭阳古八景之一。榕江南北河交汇处的“双溪嘴”,是历代名流逸士在月望之夜欣赏揭阳古八景“双溪明月”名胜之处。“南溪水接北溪流,影落银蟾缟夜秋,我欲弄潮吹玉笛,徘徊如泛海中洲。”这是清代庠生卓伯先咏赞揭阳古八景之一“双溪明月”的一首诗,《揭阳县志》载。“双溪”乃是榕江南北两河交汇于南潮乡的西南面向东而流,俗称“双溪嘴”。这里水深江宽,景色迷人,海天一色,江波荡漾,碧水盈盈,每逢月望之夜,江口两轮月影水中倒映,美不胜收,难怪历代逸士名流,多闻名到此一游,吴复古与苏轼、郭之奇等都曾游赏于斯。明代揭阳知县陈鼎新漫游至此写下“怀人正切元裳思,独鹤橫空一水盈”的壮丽诗句,真不愧是南潮乡得天独厚的一大胜景。传说,明代揭阳知县冯元飙借赏双溪明月,泛舟审妻,发出了“不见双溪明月,难分世上清浊”的感慨。现在的人们为了效仿古人,每于中秋之夜,乘舟于南北河交汇处向上游展望,天上一轮皓月倒影江中,水天一色,南北两河各映圆月,与点点疏星相映成趣,遂有双溪两明月之妙境。游此胜景,令人陶醉,心旷神怡。相传,此处曾现一石,与活鱼惟妙惟肖,被置于县衙,作镇县之宝。

“双溪明月”因扼住榕江出海口,古时为军事必争之地。。当时,乡人于南河渡东侧河床置乱石七堆,美其名曰“七星石”,也颇有“七星伴月”之意,状若暗礁,对阻寇船起了不少作用。揭阳县也曾在此江岸设南北两座炮台,屯兵置炮,。揭阳民间还传说一海寇船只至此搁浅,当匪首闻知南潮乃吴复古故里,不觉诚惶诚恐,当即喝退手下,恭敬而退的美谈。再据南潮乡族谱载,每年农时五月十三夜,水落石出,此晚泛舟望石,明亮可见,游者对造化与人工的巧妙结合,不胜唏嘘,使游人连连发出 : “蓝天白云舒画卷,流水琴韵奏曲律。谁人抚琴谩动弦,静谧清水也羡天。”的赞叹!

     南潮乡地处榕水之滨,夏季屡遭台风之患,于是乡人于民国二十六年(即公元1937年),筑堤防潮,竣工之时,在村建亭纪念一座,现为村容村貌增添一道靓丽的景观。南潮乡之西南,江水如练,因涉于津阻,古时辟有渡口两处,在南称南河渡,过此即是潮阳,后因改道而废,今风迹犹存。在西称太和渡,也称张厝宫渡,因昔时有张姓户人徙居于此,现复名为南潮渡。过此渡即是渔湖。今以定名南潮渡。传闻苏轼曾至此一游,并应吴复古之约,手书“海不扬波”四字,一方面道出该处江阔似海而水不扬波的奇特景观,另一方面是借古典之义,语出周成王时交趾国使者所赞周国:“天无烈风淫雨,海不扬波三年矣,意者中国其有圣人乎!”喻江山辈出有人才。

南潮乡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古村落,那斑驳的古寨墙围着一座座深藏着动人故事的经典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独得天地之温厚的奇特自然景观和保存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水色云天浑然一体,绿荫环绕秀美淡然。把迷人的水乡保留尽善尽美,总使到访的游人久久不能相忘。(图/文 卢顺满)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今日潮汕人”】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