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丨清明上河图,流传百年的大国百态

2023-05-10 14:56:27


提及中国人文历史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无疑是众人脑海中的首选。而其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地位,与其馆藏的1807558件文物不无关系。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故宫博物院馆藏之珍品,更是中国大国风范的历史见证,是全体国人的民族记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张择端的代表名作,其人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由于后来他“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其流传于世的作品甚少,只有这幅《清明上河图》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类拔萃,成为少有的珍品,这也与其惊人的画工、超强的耐心、毅力以及对画质的极致追求息息相关。


 

《清明上河图》属风俗画系,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以长卷为形式,以散点透视构图法绘制,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国之瑰宝,除了因其中蕴含的高超的绘画技艺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社会中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描绘了五百多位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数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人物神情生动,动物活灵活现,更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很难现象,在毫厘之间的卷本中,能够将几百种元素的细枝末节展现无疑,可见张择端之用心。此图虽为艺术品,但又跳脱了艺术品的局限,它成为了后人研究北宋社会、服饰乃至生活习惯的一手资料,为北宋末年的历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谓“清明上河图”,但这幅画作却并未见得描绘清明当天之景。有学者认为,此“清明”应有三种可能,一为“清明节气”,二为“清明坊”(地名,即图中绘制区域),三为“盛世清明”之意,,盛世繁荣。

 

但也有其他学者对第三种说法抱怀疑观点,他们认为此图中的场景并非描绘盛世情景,反而是对于北宋灭亡的预警

 

在《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的几十年后,北宋便遭遇“靖康之变”奄奄一息。人们再回看此图,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上河”实则为船难


,纤夫用篙撑船过河过去,画中水流湍急,有失控的状态。于是,桥上、桥下一干人等均在想办法拯救这艘快要倾覆的船,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焦点上。

 

反观历史作品,没有任何一幅盛世画作有这样的描绘。因此,也有人揣测这是张择端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也暗喻着北宋的行将就木。


 

▍重文轻武,弱国无外交

 

该画作绘制于北宋徽宗时期,众所周知,徽宗是一代著名“文皇帝”,写得一手好字,俗称“瘦金体”。统治者为避免重蹈唐朝因军阀割据而灭亡的覆辙,遂以“重文轻武”为国策。


北宋讲究文人坐轿,武人骑马,甚至武人见到文人要恭敬避让。而在画作中,拱桥上骑马的人遇上坐轿的非但没有避让,甚至有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这也被认为是暗示文人时代的终结,武人时代的来临



▍官兵懒散,百姓赋税沉重

 

在画作中,税务官因报价过高,引起车夫们的强烈不满,一车夫拿出货单与税务官申辩,另一车夫大声争执,声音之大甚至勾起了城楼上值班守卫的好奇心,探头俯视。

 

这样的画面与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徽宗末年,田税加重,民间良田被官员诬告为荒田,土地兼并严重,渔民被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暴税下,百姓怨声载道


 

这样的小细节在画作的每一寸都有体现,虽然这只是作家在作画时对场景的真实描绘,但后人对其中含义的解读,也增加了这幅画作的传奇色彩。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被赋予了极高评价,不仅在于它对后世的历史价值,也在于它对当时社会和美术界的影响

 

▍引发模仿热潮,推动风俗画市场发展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清明上河图》一经问世,便成为了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甚至有画家因临摹《清明上河图》而声名鹊起。到了晚明时期,临摹《清明上河图》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模式,具有一套独特的商业体系。它的名称早已不是狭义的一副画作,更代表着其衍生出的一系列“泛风俗画”。


戴翔作《清明上河图·2013》·现代

 

▍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形成

 

《清明上河图》的名声大噪,也引得一些列文化产业前来“蹭热度”。1998年,该画作的原型地河南开封,在龙亭湖西岸建造了一间主题公园;而张择端的家乡山东诸城亦有类似园区落成。可以说,百年前的《清明上河图》,拥有着现代人取之不尽的文化创意资源。


清明上河园·河南开封

 

▍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名片

 

目前,流传海外的《清明上河图》临摹本约计30幅,成为了国外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将《清明上河图》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功地令画中的人物、牲畜等元素“活”了起来,在场者无不惊叹。如果说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暗喻社会变迁的写实画作,那么如今,通过《清明上河图》表现出来的,则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风范


 

横琴香洲埠,以中国古韵为骨骼,以珠海文化为肌理,融汇川、徽、晋、海派、岭南五大建筑流派精髓,以“大国意匠精神”营造集国家非物质遗产、民间艺术等为一体的国际化文化艺术对话平台,涵盖文化院街、艺展中心、精品文博酒店、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多种文化空间,邀您细细品味!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