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也要靠装配式建筑——走进上海西岸人工智能峰会场馆

2023-05-18 23:00:13

人工智能也要靠装配式建筑——走进上海西岸人工智能峰会场馆 

       人工智能是现在当下非常火爆的话题,但是人工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比如——人工智能圈子里的大咖开会的时候所用的场馆,还是需要装配式建筑的支持。接下来带你走进上海西岸人工智能峰会的场馆。 西岸峰会B馆 - 木构庭院  建筑设计  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 建筑面积  8885平方米 建造时间  2018年5月—2018年9月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将于2018年9月17—19日在上海西岸举行,这是引领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西岸滨江建设,在今年迎来的又一挑战。作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会场之一,西岸峰会B馆设计工作从2018年4月启动,建造紧凑地于6月展开,并在9月顺利实现了8885平方米的空间呈现。 鸟瞰        在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机器智能等算法技术飞速刷新我们认知的时候,如何在100天里打造一个可以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城市公共展览空间?在人工智能已然到来的时代,是否可借这个过程反思,建筑产业将如何实现观念与技术的改变?      西岸峰会B馆位于上海徐汇区非常具有公共活力的滨水带旁,紧邻西岸艺术中心(A馆)、与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龙华直升机场等西岸艺术空间为邻。伴随着人工智能大会与科技产业的集聚,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了西岸滨江城市建设的全新话题。我们通过简练的形式,务实的建造,人机协作的巧思和全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快速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绿色化以及智能化的具体实践,完整呈现了建筑绿色智能建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总平面图  绘制:金晋磎 滨水带旁的西岸峰会B馆  白色:绿色西岸中的纯粹几何       白色的基调统一着西岸滨江公共建筑的整体气质。克制的形式与色彩勾勒出上海西岸独特的当代艺术氛围,典雅的白色与绿色的滨江开放空间形成简洁的对话,这种平实的状态似乎已成为大家的默契与共识。入口立面     

    无论是已经建成的由David Chipperfiled设计的西岸美术馆,还是建设中的由SANNA设计的办公空间,都在试图通过纯粹几何的形体回应西岸滨江密路网、小街坊的空间规划。西岸峰会B馆的体量构思充分回应了西岸滨江的城市肌理,根据未来展览、峰会、论坛等功能需要,被有机划分为三个主体体量,同时首尾相连的平面几何也形成了简洁的整体性。几何空间的自然扭动,与城市街道以及周边建筑取得了肌理上的呼应。项目的主体量采用了最基本的坡屋顶建筑语汇,简洁的结构几何逻辑使其能够满足快速建造的要求,并可以充分适应未来的不同使用需要。城市关系  绘制:金晋磎 总平面图  绘制:金晋磎间隙:建筑中的共享公园        西岸峰会B馆的三个主体量的扭转形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绿色入口公园,是有遮蔽、半开放的共享城市空间。进入这个空间,木结构的网壳屋顶扑面带来的温暖气息,白色与木色的交融是一种意外惊喜,也是让人愿意停留、交往的空间。馆内木构庭院       

   经过功能定位与使用状况分析,综合考虑维护与内部安全管理的需要,未来三个主要功能空间会出现不同使用场景。两个共享公园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全开放时,将门全部打开形成城市口袋公园;半开放时,则变成组织内部流线的入口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将三个分散的体量在城市空间和界面上连成一体,并为大规模会务的人流量和辅助功能提供休憩和缓冲空间。   

    另外,在其中相对较大的共享花园中,我们设计了一个120平方米的半透明3D打印咖啡厅以及近50个座椅区域,形成峰会期间的休息、交流、茶歇空间,试图以此提升空间场所的全新个性与场所特色。室内鸟瞰  覆盖:温暖的互承式参数化木构   

    共享花园被主体量自然地围合成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从空间特性上自然地被界定为一动一静,都通过数字预制化木构拱壳顶棚加以覆盖;大庭院屋顶跨度约为40米,结构厚度仅为0.5米,是全球单元材料最省的互承式钢木结构屋顶。木构屋顶   

     通过数字化的力学找形,木构屋顶整体微微起拱,实现了力学的合理布置。整体木构拱架的侧推力通过周围的横向布置钢桁架得以平衡,并在三个角部通过局部加强。内侧木构拱壳全部优化为互承方式的双幅中空叠合式木梁,并通过计算机二次找形优化所有木梁的几何尺寸,使得单根木梁在胶合时做到材料最优。安装时,3至4个工人就可以搬运,提高了现场的安装效率。 

     所有的梁头都通过参数化的方式进行非标设计优化,并通过平行数据指导数字工厂进行节点数字化铣削和开孔加工。连接件采用了标准化的中空铝构造,进一步减轻了屋顶重量,同时方便预制加工与现场施工组织。主庭院入口  

   2000平方米的木壳部分现场,在仅29天施工周期内便得以完成,全部通过预制拼装的方式实现。顶棚在侧面微微高于主会议空间,这样可以形成更好的地面通风效果。顶部通过聚碳酸酯瓦楞板加以覆盖,光线经过几层过滤后,洒在共享花园中。 木构庭院  赛博:绿色公园中的机器人3D打印咖啡厅       在共享花园中我们设计、建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机器人3D打印咖啡厅,包括空间本身、咖啡售品台、咖啡桌椅以及辅助房间。打印亭从形式上尝试通过五个对拼拱的方式来进行生形处理,通过平面动线确定生形逻辑,并根据受力特性决定形态的起拱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步优化其打印逻辑,使得力学、形式、工艺实现了完整统一。 3D打印咖啡亭     

   打印亭运用了结构优化技术,运用结构拓扑分析的优化算法,对原始形体进行结构性能模拟,并通过算法实现改姓塑料的空间自动打印。材料上运用了基于废弃塑料的再生材料,并且经过特殊改性,形成轻质高强的整体结构。       打印亭使用了智能机器人空间打印预制建造装备与工艺技术,完成了既轻型结构的大跨度实现。在设计、建造全流程中,对人机协作的智能化设计与建造的结合,使在25天内完成近200平方米的打印面积、40多把3D打印椅以及12张3D打印桌这一数字建造,成为可能。 咖啡亭细部  3D打印咖啡亭  材料:机器编织的碳纤维亭         在场馆的入口前,一个黑白相间的空间装置为整洁的白色会场增添了一丝轻盈。该装置由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设计学院(ICD)和建筑结构设计学院(ITKE)联合设计建造,采用独特的机器人编织技术,集合了建筑学、工程学和仿生学的原理,展示出独特的空间设计美感。

碳纤维亭           占地200平方米的结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轻型结构原理,其中最主要的是一种在甲壳虫前翅上发现的纤维状翅鞘结构。起伏的顶棚包含40个各不相同的六边形构件单元,由透明的玻璃纤维和黑色的碳纤维编制而成。碳纤维材料的高抗拉性与玻璃纤维的高抗压性,在机器人的紧密交叠编织下演变为一个个单柱支撑的伞状结构,在展现高结构性能的同时,异常轻盈。碳纤维亭细部  碳纤维亭  智造:模数化结构几何的全预制化建造        西岸峰会B馆尝试重新定义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流程:数据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通常意义上的图纸,成为形式、结构、预制加工和现场安装的媒介;通过数字化智能几何找形、参数化力学建造优化,以及平行数据指导数字工厂加工和建造的方法,重新定义建筑各环节的智能化推进方式。   

   主空间采用了轻铝排架预制体系,轻铝结构具有体系成熟、施工精准、配套成熟的特点,而且是目前已知的单方材料重量最小的遮蔽建筑体系;考虑到峰会快速搭建的需要,建筑模数和典型立面尽量采用了常规化的体系内产品;同时,为提高主立面的城市完整度,通过精致的十字钢龙骨体系和聚碳酸酯板结合的半隐框幕墙被用以提升立面品质;十字化的龙骨处理形成了半透明的空间质感,实现了城市空间和会展空间的切换和过滤;主入口略微收进,利用屋顶空间的延伸形成入口廊下空间,暗示主立面入口的所在,但超人的尺度又不鼓励人做过多停留,以此配合大量人流进出的管理需要。 预制数字装饰墙    

     考虑到运营的需要,主空间侧面的空间界面选择了不同的封闭属性:临向城市街道的界面尽量封闭,隔绝噪音以及城市环境对会务活动的干扰;临向共享花园的界面尽量开敞,使人们在紧张的会务之余,可以感知自然的变化。屋顶选择了成熟的多层复合的屋顶覆膜系统,在满足会务需要的声学特性的同时,提升整个项目在能耗方面的表现。预制数字装饰墙   平面  绘制:金晋磎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西岸人工智能峰会B馆地点: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