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人知道房山还有这么一条河

2023-05-10 14:56:27


FUN友们,在清代,房山古城有八景,沙河春柳便是其一;房山古城四面环绕沙河。


现在,东、北、西三面至今仍然可见,唯有南沙河遗址不存,南沙河是西沙河往南后的一条支流,西起永安西里,经城关南里,穿京周公路,向东南到肖庄子、北市,流入顾册村东牛口峪河,沙河四周岸柳成行,每逢春季(三月惊蛰节)沿河柳树一片葱绿,河水环城流过,绿柳、蓝天、河水、白沙和花岗岩城墙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现今卫星地图,对照地名可大概了解南沙河曾经的流经走向:


查阅北京水系,得知南沙河是大清河水系马刨泉河支流西沙河的分支。



1928年出版的《房山县志》对邑区山川河流记载较为全面,书中前言篇记载了一张房山古城手绘图,标注了东西北三条沙河位置,唯独没有南沙河,就连第二卷《河流篇》也是一笔带过,只说南沙河在南关外。


那么,南沙河究竟是什么样子?又是何时消失的呢?


2015年开始走访多位城关常住老年居民,并未得到更有价值的线索。事情搁浅了一段时间后,偶然得到一张五十年前的房山城关锁眼卫星图,卫星拍摄时间为1967年9月20日。



锁眼卫星图提示西沙河流经古城西门外,河道转弯,形成大片冲刷带,而转弯处就是现在的南城社区与房山中医院之间的河段,冲刷带就是现在的房山中医院家属楼、永安路住宅区、永安西里社区。


黑色卫星图调色后,如下图:



西沙河转弯处很多,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大片冲刷?作者有幸找到房山中医院当年参与编写院史的一位老专家,得知院址背靠西沙河转弯处河漫滩,地势低洼,雨季河水易泛滥,办公楼至院东门曾为大沟,后填埋;院西曾有水渠,由西沙河贯穿医院直通现商业街。




原来,这里曾是低洼河漫滩。经过测量,这里的河岸海拔高度,古城西门段55米上下,而中医院转弯处居然测出44米的低数值!俗语云:水往低处流!根据万有引力,我们从中也就不难看出,西沙河必然会受地势坡降影响在转弯低洼处形成河漫滩;与之紧邻的永安路住宅区也是这片河漫滩的延续。站在永安路,可从视觉上明显感受到地势低于南大街。


从这次调查中,也得到了另一条信息,河漫滩一带主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造成淤沙,为防洪清淤引水,河道治理后,向西迁移,修缮为直线河道。


摄影家马福先生的房山城关东沙河治理前后对比图。


那么,综上所述,河漫滩主河道因曲折淤塞,使水位增高,逐渐向河漫滩积水,形成分流的萌芽状态。

锁眼卫星图除了河漫滩线索,另外还显示肖庄子、北市一带有疑似河道,这是否为南沙河遗迹?



查阅西沙河与南沙河沿岸村庄民宅志史:
西沙河城关段,西街村:1939年、1954年、2007年均发生一次大水灾。

南沙河起点河滩,现指永安西里,地势低洼,曾是大片黄沙地,风起沙扬,雨后泥泞难行。


南沙河上游,现城关南里:地势低,多坑洼,易积水。


南沙河中下游:肖庄子,多坑洼、泥沙。北市村: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中间高,四面低,1939年、1954年发生两次特大水灾。


另外,临近南沙河下游附近的东坟村、定府辛庄均有大水灾记载,北沙河东沙河流域受灾更广,甚至波及南沙河下游!但最为直观的信息是,明代以前,南沙河流域没有人居住!



根据房山城关古城一带地形地貌分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丘陵,干旱贫水,最高点山顶庙,海拔148.8米。东部为大石河谷地与河滩,最低点在东瓜地,海拔32.1米。中部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西沙河南沙河会向东南方向流。


在这种坡降地势,又有河流经过,受雨水季高水位冲刷,必然会造成地貌上的改变,例如雨裂冲沟!


冲沟在地貌学上称为雏谷,它的萌芽期即为雨裂。是一种主要由地表水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短窄的侵蚀低地,具有较陡的斜坡。这种地貌在实地分布较广,特别在水土流失地区,形成了面积很广的破碎地形。


而冲沟这种地貌多由于暴雨冲刷剥蚀坡面形成。先在低凹处将坡面土粒带走,冲蚀成,逐渐扩大成浅沟,以后进一步冲刷,就成为冲沟。其形状宽窄不一,较深的沟槽,使地形、地貌、土层遭到破坏。


综合来看一下,南沙河起点是西沙河转弯的低洼河漫滩,上游段有沟渠,坑洼,多泥沙,中游多坑洼、泥沙,下游多坑洼。受暴雨与洪水侵袭冲刷,形成多个积水点,并连成一线,终成一河。当然,也不排除古城建成时,水利工程按照地势修挖。


清代以后,因为水量减少,土地平整改用,河道治理,古城规划扩建等诸多原因,南沙河河道被填埋,直至消失,到目前为止,暂未找到南沙河的其他影像资料,只有几张地图拿来分享,毕竟它最后的存在,也是一百多年前了。

FUN友们,看到这里,大家对房山八景的“沙河春柳”是不是多了些了解?您还知道什么故事吗?欢迎在留言版讲述你知道南沙河!


信息来源:百度贴吧(原作者,召文琴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