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竟是图纹石?听纪晓岚说“石纹成字”

2023-05-10 14:56:27



“河图”和“洛书”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而历代赏石家们认为河图、洛书不是别的,正是一种带圆点图纹的耐人寻味的石头。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晓岚以笔记形式所撰写的志怪小说。其中也写到了石纹成字和河图洛书。



01

天然观赏石,特别是图纹石,以其独有的文化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而备受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青睐。若石纹能读出文字来,则更是引人瞩目。

 


当观赏石的图纹,与传统文化、民间习俗相契合时,它就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祈愿和对自然的敬意,蕴含着阴阳调和、天地合一的内涵。这无疑是最值得珍爱的。


 


02

《周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传说在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在大禹时,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伏羲根据“河图”演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演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大禹依据“洛书”则治水成功。


“河图”和“洛书”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而历代赏石家们认为河图、洛书不是别的,正是一种带圆点图纹的耐人寻味的石头

 

 

03

《阅微草堂笔记》是《四库全书》总编官纪晓岚在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以笔记形式所撰写的志怪小说。其中也写到了石纹成字和河图洛书。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槐西杂志》曰:

颜介子尝见一英德砚山,上有白脉,作“山高月小”四字,炳然分明。其脉直透石背,尚依稀似字之反面,但模糊散漫,不具点画波磔耳。谛视非嵌非雕,亦非渍染,真天成也,不更异哉……然则天工之巧,无所不有,精华蟠结,自成文章。非常理所可测也。

纪晓岚的这段文字说,颜介子曾经见到一个英德石的砚山,上面有白色的纹脉,自然形成了“山高月小”四个字。


石上纹脉直透到了石头的背面,依稀像字的反面,只是形体模糊散漫。且仔细看去,它并非镶嵌也非雕刻,更不是浸染上去的,而是天然生成的。

纪晓岚在下文中又谈到了河图、洛书。他指出世间流传的河图、洛书,出现在北宋,唐以前未见。

 

河图上有黑白圆圈五十五个,洛书上有黑白圆圈四十五个。而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论语注》称,河图就是八卦(孔安国《论语注》已失传,这里引用的是何晏《论语集解》中曾引用过的材料)。


 

孔子的学说里,本来没有这种五十五点的河图,陈抟又从何处得到呢?


至于洛书,既然称作“书”,即应当有文字,但却也是四十五个圈,故应称为洛图,不能称为洛书。《周易•系辞上》又怎能别称为书呢?


刘向、刘歆、班固等人都说洛书有文字,孔颖达《尚书正义》还详细地记载了洛书的字数。而观这个石砚,石头的纹理确可形成文字。



纪晓岚认为,“石中物象往往有之”。明末清初藏书家姜绍书在《韵石轩笔记》记载了有人发现一块石头,纹理似太极图,这是因为纹理螺旋,偶分黑白。

 


“山与地俱有,石与山俱有,岂开辟以来,即预知有程邈隶书欤?即预知有东坡《赤壁赋》欤?”而对于收藏者而言,案头置一方石,时时与自然相契,“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长物记》),已足矣。


详见2016年《宝藏》杂志第12期。





链接1:购买2017年全套杂志

链接2:购买《中国石谱》,而且还送2017年全套杂志~







一石尚

长按二维码,快速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