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北宋,张择端作
绢本,淡设色
纵24.8cm,横528cm
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全画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
首段写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纵横,其间人物往来。
第二段:
中段以“上土桥”为中心,另画汴河及两岸风光。
中间那座规模宏敞、状如飞虹的木结构桥梁,概称“虹桥”,正名“上土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
桥上车马来往如梭,商贩密集,行人熙攘。
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
第三段:
后段描写的是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首还扎结着彩楼欢门,小店铺只是一个敞棚。
此外还有公廨寺观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
行人中有绅士、官吏、仆役、贩夫、走卒、车轿夫、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理发匠、医生、看相算命者、贵家妇女、行脚僧人、顽皮儿童,甚至还有乞丐。
他们的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城中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驼队、牛、马、驴车、人力车等。
车辆有串车、太平车、平头车等诸种,再现了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高大的城门楼名东角子门,位于汴京内城东南。
牛车:
驴车:
全卷画面内容丰富生动,集中概括地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船上生活:
蓝领工人:
有身份的:
中产:
闲人:
荷尔蒙满溢者:
纤夫:
玄奘法师......穿越了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