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图片上方智慧教育文化免费关注
(2)女娲造人补天
关于女娲氏神话,突出了她的两大功绩,一是造人,一是补天。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绎史》卷三引《风俗通义》:“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 媒,因置婚姻。”
有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开天辟地以后,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都有了,但独无人类。女娲以黄泥捏成人形,泥人放于地上便活了起来,这样人类就产生了。但是,一个个地捏泥人,费时费力 ,速度太慢,于是她用像绳一样的东西置于泥中,然后再拉出来向地面挥动,这些泥点落于地上,也都变成了人。女娲不只创造了人类,还为了人类能够繁衍下去,将男女配合起来,让他们 生育后代,人类进行男女婚配的婚姻形式就这样形成了。
人类一直这样生生繁衍,忽然有一天,一场大灾难来临了。《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音同“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天漏巨洞,大地崩裂,大火不灭,洪水滔天,鸟兽兴害。女娲炼五色石将 天洞修补好,平息了各种灾害,人类才渡过了这场劫难。
女娲死后,也像盘古一样,化为天地间的万物。
女娲氏的神话传说是直接从“一生二,二生三”这里来开篇的,她的形象是“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蛇与龙形象接近,蛇处地泽为阴,龙行天海为阳,蛇又俗称“小龙”,二者关系非 常密切,古人认为二者皆有强大的生殖育化能力,因此蛇之象与龙之象于应用时往往含有生化繁衍的寓意。而且,龙为天之灵物,乾阳之象;蛇如地泽之龙,坤阴之象,因此“人首龙身”或 “人首蛇身”之象不但表天地阴阳生化繁衍之义,还有人法天地自然、与天地相和谐而生生繁衍不息的寓义。其中包括师法天道和地道,顺应阴阳五行气的升降开合聚散化、五运六气的生长 化收藏循环等内容。
在女娲氏的神话中,借“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之象及开创男女婚配形式来暗喻阴阳规律的衍生演化功能,寓意阴阳这两大范畴之象的存在特征。从“造人”的内容来看,隐喻了人类的 诞生以及教化先民的内容;从熔炼“五色石”的内容来看,象征了阴阳五行规律的衍生演化机理与周流遍行于天地之间的五运六气及因此形成的天、地、人之间的整体相应关系。
神话中借助“天”、“地”、“水”、“火”、“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与“造人”、“婚姻”等诸多象元素,来暗喻阴阳五行规律的生生循环运化的功能特性与天地自 然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环境及与五运六气、与人的生命运化法则之间形成整体运化的相应关系。
总之,在女娲这个传承自然道德观的脉系中,第一个女娲氏,应该就是第一个运用天人合一整体辩证观来践证人天相应的辩证整体发展观的圣人。
【注】本文摘自刘战魁先生著《道德经全解》第三卷第十五讲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法布施功能无量!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