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文化】湘军名将王德榜墓

2023-05-10 14:56:27







                                                          湘军名将王德榜墓 (图/文:方古子)

      从古城零陵过南津渡大桥往左再过南津渡大坝约十公里处,有一山独峙,屹立于潇水之东,登峰远眺,极目千里,这就是零陵名山嵛山,从远处看,嵛山青翠欲滴,苍翠蓊郁,树叶在阳光下像涂了一层油光,故又名油山岭。过油山岭一里处,潇水之畔,矗立着一座雄伟墓碑,此墓就是晚清民族英雄抗法名将之一王德榜墓。



      王德榜(1837-1893),晚清湘军将领。字朗清,湖南江华竹市乡黄竹寨人,因在家中排行第八,乳名王八。咸丰元年(1851年)与其兄王吉昌跟随父亲“捐资募勇”办团练,咸丰三年,随曾国藩转战于湖南、江西、。咸丰十一年,封为福建按察使,同治十年跟随左宗棠入甘肃、,光绪元年,因母亲逝世,回乡守制。光绪十年,受朝廷之命,率8营永州子弟“楚军”入广西抗法,取得了镇南关、谅山大捷,光绪十五年(1889)被任命为贵州布政使,光绪十九(1893年),年仅56岁的王德榜病逝于任内,清廷追赠其为“太子少保”,归葬今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油山岭村。

    王德榜墓主碑正中用正楷阴刻“诰授光禄大夫显考王公讳德榜俯君之墓”,两旁书童各持“一品当朝”、“天官赐福”,墓碑镂空雕龙雕凤。




    右墓碑是清廷元老翁同稣和湘军将领两广总督刘坤一题写的挽联,翁同稣挽联是:“伟绩嫓湘阴,蜀相祠堂宜配食,清名闻日下,竹王乡里有公言”,刘坤一的挽联是:“以书生历战阵垂五十年,论中兴摧陷廓清之功,近媲彭杨,远符卫霍;在鄂渚接光仪曾三四日,似我公聪明正直而壹,生宜将相,殁亦神灵。”





   
左墓碑题刻的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和左宗棠的儿子的挽联,张之洞的挽联是“功伟数终奇,生未封侯,胜有威名传绝域;史存人不朽,死无余憾,况留遗爱在黔疆” ,左宗棠的三个儿子左念恂、左念慈、左景佑送的挽联是“叹岩疆重寄,遽失长才,他年万里筹边,更有何人匡国步;与先祖同袍,又弱一个,此日九原话旧,莫谭近状到臣家。”四根龙凤石柱及人物雕刻,均十分精美,堪称是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王德榜是江华竹市人,逝后为何不荣葬故里,而是葬在零陵凼底呢?笔者通过走访当地多位老人得知,晚年王德榜寓居在零陵的“王八大人公馆”里,他跟其他湘军将领一样非常迷信风水,相信风水能够萌福后人、庇佑子孙,就托阴阳先生到处找墓地。阴阳先生拿着罗盘到处找,最后看中凼底油山岭村谢家这块地,当时这块地谢家世代居住于此,王德榜通过收买谢氏有威望的族人,再通过阴阳先生蛊惑人心,散发谣言,深更半夜故意教唆一些人装神弄鬼,说不搬走村里就闹鬼有瘟疫,搞得全村不得安宁,迫使谢家搬离到隔壁新屋里居住,就这样谢家祖宅地冠冕堂皇的成了王德榜的庄园地


   
 王德榜墓,座东朝西,规模宏大,据村民谢显平讲,以前墓前建有神道,神道两旁立有石人、石马、石象各一对,是一座建筑精美、艺术精湛、内涵精深的清末名人墓葬,墓周围用石碑围砌,碑上有龙、凤、虎、麒麟,神态逼真,意境深远,特别是墓碑上的挽联悼词,题刻书法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在墓地不远,以前还建有王家庄园,用来看守坟墓。,现遗存有坟圈及墓碑六块,80年代盗了一次墓,因墓葬太深没盗成功,90年代在一个风高月黑的除夕晚上,天空下着雪米粒,一伙广西盗墓贼勾结本地村民丧心病狂的盗挖了王德榜墓,陪葬物品被盗一空,据村民谢定球讲,大年初一他起来拜年才知道被盗,当时他还看见墓地上留有一双战靴和一些残骨。


     从风水学上讲,王德榜墓地确实是块风水宝地,地势平坦,山清水秀。我通过实地考察,王德榜墓三面环田一面靠山,墓前是平坦的田洞,不远就是潇水河,左右田园拱卫,两股小溪从左右流出,二水相合,汇聚在墓前的田洞再流进潇水河。王德榜墓枕山面水、名堂开阔、溪水萦回,一墓挑两山(油山岭和羊毛岭),体现了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天算不如人算,王德榜下葬后不久,阴阳先生指示不明真相的王德榜子孙挖掉一个伸在田洞边的土堡,实际是龙舌子,没有舌头的龙,再好的地也是一条死龙,自此以后,王德榜的后人散居各地,很少有所作为。


    
 1893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前夕,在永州大地折翼了两大湘军将领,一个是湘军将领唐生智的爷爷唐本有,另一个是湘军将领王德榜,他们墓葬规模都很宏大,非常注重风水,通过对王德榜墓的研究,对了解清末湘军将领墓葬的布局、营造方式、装饰手法特别是湘南一带名人筑墓、丧葬、祭扫具有深远意义。
  大江东去,俱往矣,只有墓碑旁的黄花,依旧开得那么寂寞那么热烈,年年是开了谢,谢了开,不知为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