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而妙有,混沌而清雅——论江海滨绘画的美学特质

2023-05-10 14:56:27


作者 |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


江海滨的绘画明显具有创新倾向,他力图在传统的山水、花鸟的意境中融入自己当代的审美情感,这里面既有他本人对传统的再认识,也有他在我们这个时代,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命感受。他的作品空灵而妙有,追求混融而又有清光乍现。正如清石涛所言:作辟混沌手,墨海里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舍笔墨其谁耶?



这种通过笔墨的方式呈现出以上“光明”的境界,是中国山水画至高至难、也是至微至妙的水平,深悟了此者,古往今来,皆成一代大师。通过其近作发现,江先生目前已步入奥堂,需假以时日,定能获得更大的突破。



在此,我们仅举几例,略作阐明,以显江海滨独到的眼光与精神气度。


在《欲载诗愁过洞庭》《倪瓒诗意图》中,江先生纵横挥洒,一幅笔清墨韵之图跃然而出,近景三艘小船停于河中,中景乃为小桥流水人家,远景是群山丛林。作者采用了虚实转换的自然生成手法,使远山的空灵之光与近景的妙有之实存浑然一体,这里既有西方绘画中的理性认知方式,又有中国传统笔墨意韵生动的整体烘呈,纵使笔不笔、墨不墨,也使大家感到了这种处理手法的独到之处。从画面既能看出作者较为扎实的造型本领,又能看出对传统古典美学意境的深入了悟。




众所周知,中国山水画自荆浩在唐末五代提出气、韵、思、景、笔、墨六法以来,审美主体的师心自任,在真山水的创造中明显具有了主导地位。但是,中国传统山水之境,从来都未像西方抽象画派那样,完全抛弃具体的物象,走向以点、线、面为主要构成元素的纯抽象,尽管两者具有相通的内涵,但是,在视察与表达方式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及不同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艺术是在独特的审美感应方式中,呈现与构成审美意象的,而西方是在认知体系的模式中,产生出美的本质以及美的构成法则。虽然,自后印象画派以来,西方的理性主体审美方式受到了东方美学的刺激与影响,产生了审美主客交融的感合方式。但是,现代派画家大都仍然过度的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使情感、理性与自然的生命难以达到和谐的景象。而这种创作方式,由于各种原因使我们许多画传统山水、花鸟的画家难以深入自己的母体本语,难以把握民族美学的精髓,画的作品也仅得古人皮毛之似。




当然,我并非要求复古。应该说是:当代的画者必须对传统艺术精华真正地继承,方能谈到艺术的真正创新。


在阅读了江海滨的作品后,我直觉到他对传统艺术中的生命精神、本源意识有着较深的领会。在作品中他敢于大虚小实,敢于把尽精微的描绘与大量的虚无之境巧妙相融,这明显是宋元以来,乃至明清文人画主流的主要手法,而这种手法的由来,得力于作者对审美感应思想的“领会”。也许正如李超指出的:江海滨先生功夫在画外。


他对诸多大家如吕碧城、陈子庄、赖少其、吕凤子、叶圣陶、钱穆、徐生翁、杨仁恺、梁披云、杨善深、谢无量、昌明法师、周退密、饶宗颐、汪采白、黄叶村、萧龙士、尤无曲、韩羽、吴藕汀、江友樵等都做过深入研究,从而在天人关系以及对人与世界的缘构的关系认识,要比一般的画者理解的更多一些,也正是从此本源之境出发,江先生才能达到触景生情,“情生景,景生情,情景相生”,才能“信手一挥,山川草木,理无不入,而态而不尽也”。基于此,江海滨的作品才能达到“叩寂寞以求音,无笔处墨气四射,”以空灵飘逸之心,融成山外山、景外景,致以韵雅之画,润人之风骨。




在他的作品中,笔骨墨韵共构了一种新的世界,这种山水世界既不完全等同古境,又不是随心所欲之乱画,而是法无定法,以理趣、境界、本源整体之混沌为其法,以当代人内在情感的凝炼为意,从而达到意法交织,不拘泥于眼前之景,不刻意为他人悦目,以知情意的辩证统一为其创造目标,在解构传统的形式中,达到了更当代化的回归之路。以率真随性为表征,暗暗契合了古今中外人文精神内在超越的理趣,正所谓:返身而诚乃为仁和之志也!


也许,这正是江海滨绘画的创新价值。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女史为江海滨书斋题额


中国美协理事、全国、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题额


、旅游局局长、驻大阪总领事刘毅题词


原海军副司令、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上将飞行员李景题赠


林则徐后裔、


原中华孔孟学会会长 爱国文化交流使者


江海滨, 徽州人。斋名新安艺舫,不厌庐。现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作品为敦煌美术馆、银川美术馆、、台湾佛光山美术馆、兰州大学、韩国碑林园、翰园碑林、香港新闻出版社等地并被陈香梅、、霍松林等人士收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