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老师用硫酸“泼出”《清明上河图》

2023-05-10 14:56:27

浓硫酸也能泼出《清明上河图》?这确是真事。广州增城高级中学的化学老师教学数十载,凭着扎实的化学知识和绘画功底,竟然用浓硫酸独创出一种“酸蚀版”的《清明上河图》,画中各类人物、小桥流水、街头商铺用硫酸勾画得惟妙惟肖,叹为观止。

  20年前学会用硫酸画画

  “我1984年就尝试过用浓硫酸画画,不断摸索,至今已经20多年了。”说起自己独创的这种“酸蚀画”,年约8旬的黄秉均娓娓道来。他告诉记者,在教化学的时候他就知道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等特性,加上他深爱画画,功底比较扎实,便一直琢磨着将两种自己都熟悉的事务联系起来,“我将浓硫酸稀释后,用毛笔蘸上,然后在木板上画画,之后用红外线灯反复加热后,硫酸将木板内的水分子吸收后,颜色便变得深浅不一。”


黄秉均告诉记者,加热越高,颜色就越深,最后就如水墨画一样的效果,“我用水将剩余的硫酸冲洗掉,画就形成了,而且是永久地留在木板上,绝不会掉色。”

  画《清明上河图》历时1年

  记者昨日在黄秉均家中就见到了不少这样的“酸蚀画”,包括《渔舟唱晚》、《蒙娜丽莎》等等,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幅长2米、宽1米的“酸蚀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记者看到,这幅《清明上河图》(局部)非常逼真,几乎很难想象是用浓硫酸画出来的,繁忙的街景,举足惟妙惟肖的人物等等,几乎和原画如出一辙。黄秉均告诉记者,他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人物事件最集中的部分,从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历时1年,原画该部分人物众多、景物繁杂,因珍藏年代久远,有些笔画模糊不清,为了弄清画上每一笔一画的来龙去脉和画意,他花了大半年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甚至不惜以1.8万多元的价格购回绘制于黄金宣纸上的《清明上河图》,以便学习、临摹。

  黄秉均告诉记者,绘制过程中,人物绘画难度最大,一个人物位置、比例略有变动,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幅画作格局变形。为提高作品格局比例的准确度,黄秉均几乎全程使用放大镜对照原稿的比例绘制,有时眼神不济,必须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绘制,有时候画一个人物要用上半天。

  创作只求养身休闲

  如今这幅《清明上河图》(局部)成了黄秉均最为得意的代表作,挂在客厅最中间,前来拜访的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看后无不感叹。黄秉均从绘画中得到乐趣,年近8旬,仍身体硬朗,精神抖擞。

  黄秉均告诉记者,他也不刻意追求完成多少幅作品,只当是一种乐趣,自然而画。他在辅导学生的时候,也有意将自己这门独创的绘画方式传授下去,不过还是很少有人如此用心去学,这需要非常有耐心,比如绘制成一个人,绘画、用灯照射、冲洗,需要几个小时,一幅画动辄上月。

(来源于:广州日报 记者 杨进,版权属原作者,谨致谢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