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解密:春在在古代的繁荣场景堪比清明上河图

2023-05-10 14:56:27



展示通江新貌 | 助推通江发展 |

关注通江,关注通江人

相信你会深深地爱上这里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其实在通江的古代,也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春在(春载)。有资料可以明证。

春在还是春载?

古代,为了便于兵马行进,大道都是顺着山梁伸延,俗称“马路”。清朝时,从通江到擂鼓寨的古道由九根渡过大河,经大锣坝越过木溪浩,上黄粱坎,经过赵家坪上周家梁、梓潼宫梁,到张爷庙垭口至竹子坎。

在黄粱坎下的龙王庙侧,有一个小镇,因近通江大河与木溪汇合处,(因有一深潭,内嵌一乌木,故名木溪)。又扼通往檬子、麻石两路的岔口,比较繁荣,称作木溪浩。浩着,大水貌。浩临木溪,因此得名。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一河大水将街道临河边的房屋冲光了,当时的团正程天鉴,考察了这次百年未遇的大水水位,决定把场镇迁到九根渡大河与木溪浩之间的河床大锣坝。因为这里紧靠大河,河岸边浅便于将上游漂来的木排在河岸边浅水区结扎成大木筏,停待洪水放漂。当时,在鲤鱼河边,有几间土墙草棚的小店,专卖“冒尔头”饭,供应过往船只上的水手、商客,生意兴隆。船一拢岸,老板娘们便争相喊客,有“红苕饭,上气就耙(音pa),客吔,来吃我的哟!”这样的笑话。

因为陆路交通不便,物资以水路为主。每年涨水季节,上河的木排和满载山区特产(桐、茶、耳棓)以及西乡棉花的船只,顺流而下,远销三汇,万县等地;南部的盐巴和下河的瓷器,蔗糖,火纸、布匹等其它货物,则装船上运,纤夫号子回荡巴峡,(九根渡到小江口、七里平沱,水平如镜古称巴峡,两岸山势壁立,有船工谚语:"船到七里滩,上下都把挠子搬"之谓。)直上通江、毛浴。而新的场址则是过往船只的必经的停泊之地,是水路的重要码头。

程天鉴征集他辖区的壮丁,每天四五百人兴工。第二年春,新街建成,文昌宫和戏楼也从老场迁来,并唱了半个月的“人大戏”。附近各场镇的客商、乡下的绅士都来庆贺。还请来了县长张纪贤主持开场仪式。张县长见大河中流,船楫上下,络绎不绝;河边停泊的船只、木筏,星罗棋布;马路上的挑脚、背夫往来不绝;新场上的贾商、过客熙熙攘攘,一片繁荣景象。遂欣然命名为“春载”,有“春载满归”之意。以后新场日益繁荣。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4日,,路过木溪浩。团长是同盟主席张澜(保宁人,,绅士袁九如何客长高金堂等热情接待。时张年已过六旬,手携拐杖,游览了街道、码头。因他问及此地何名,左右陪游之人,连忙回答:‘原名木溪,现称春载场,新旧皆用’。张团长捋须微笑,沉吟片刻,言到:“木生于春,春日载阳,草木逢春而生,万物随阳而泰,唤作春载,真是个好地名。寓意市场兴旺、水运畅通、码头繁荣。”众人连连称是。

是年,实行“联保制”,建立“老(官庙)木(溪浩)新(场)梓(潼)联保。县下令因避讳“老木”(棺材的俗称)二字不吉祥,遂正式启用“春载”作为地名,改为“老春新梓”联保,付诸公文,为官方认可。从此,木溪浩就很少有人传呼了。

如今,“春载”常被人写作“春在”,是不知道其得名由来吧。而且今日的春载不再是水运交通,而是当初闭塞的陆运交通了,以致码头的消失,由此也消失了当年的繁荣景象。

今天的春载确是县城的一个工业园区,正在逐步努力实现以前的繁荣景象。



来源:中泰果润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



免责声明

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登载此文为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通江365】,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意见全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