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无码 图集】距离辉县450多公里有这样的一个天堂,令人向往!!!

2023-05-18 23:00:13


2017/8/28

MONDAY

离开辉县这片土地450多公里,


有一个神奇而又安逸的小村,


曼妙的风景得益于良好的人文保护,


来过的人都说


这是一个净化心灵、 回忆过往的好地方。


而今对于外界的认可,


这里的人们回想当初的一步步艰辛与执着,


明白带给世间更多美的不一定非得是亭台楼阁和金碧辉煌,


更唯美之久的也许只有静怡与淡然。



                   郝堂特写(游记散文)

文/邵道明(星点)


  人流如风,风驻郝堂。春风、缓风、疾风、季风……恰如风飞云会。

  汽车驶过信阳平桥,沿浉河南岸继续东南进入连汽车导航都无法识别的盲区,是一种被草原人称作美丽、顽强、圣洁、吉祥的格桑花带我们进入浅山蛇形公路,驶过近30公里的蜿蜒山道,从两岸青山的夹缝中进入豫南这一醉美山村。


  一、路


  蓝绿相间,蓝的是天空,绿的是青山,虽是中秋,满眼依旧碧绿。一幢幢古朴的青砖青瓦清水房被山川、古树、河流和荷塘包裹着。绿柳翠竹荫下,村庄若隐若现羞藏其中。潺潺溪流村前绕行,几个老人正围坐在取名“风雨桥”的跨河楼阁里,聚精会神地在“楚河”、“汉界”旁助阵厮杀。“风雨桥”,寓意风风雨雨走来,历经沧桑巨变。河边老柳树下石桌边有游客悠然地品尝着货出地道的毛尖茶。

  山泉、溪流、翠竹、老柳树,妆扮着形式各异的古朴房屋,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作的世外桃源。

  翠竹掩面,房屋错落有致,村庄依山傍水。村里的道路不宽,就地取材的鹅卵石或石板沿坡铺就,宽窄不一的路面连接着散落的各户人家,又延伸到村外菏塘、田间、山外、天际……

  村庄两头,隔河相望,蜿蜒道路相连,这边是幼儿园,那边是敬老院。秋千、滑梯荡滑出灿烂少年;门球场、健身器磕碰出厚重人生。仅数十户的郝堂村则姓氏繁多,张、王、李、赵亲如一家,孤老幼童各有安顿,敬老爱幼和谐友善的环境让人心生敬意,应了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言。


  二、夜


  小桥流水的逸味香阁,自然雅致的原始风貌,宜居环境带来的是宜心、宜脑、宜身。

  尤其夜晚随便住进一家客栈,这里有电,却没有灯火通明,这里有网,却没有网吧里的喧嚣,也没有不夜城的噪音让人长夜无眠,更不见因彻夜不眠带来的头疼头晕高血压、半身不遂和糖尿病。

  星夜,灯光没有打乱夜空的宁静,灯笼或马灯里散出微光,打发着在这里住下的主人和游人。没有安歇的外来游客享受着中秋的月色,有三三两两游人没有赏够白天景色,夜幕下继续漫步溪岸听潺潺流水。月光透过银杏树叶洒在石桌上,有三五酒客就着主人端上来的几碟青素举杯小酌。我也坐在另一石桌旁与房东品茗聊天,体验这里的幽静,聆听着这里的故事……

  微风拂面,窗外叶片的沙沙声伴随着倦意进入沉梦。清晨,窗户还近乎暗淡,几个外来的年轻人已从鸟鸣声中翻身起床,习惯打开QQ,第一次起这么早向远方好友播报这里的清新感受。


  三、老物件


  踩着绿荫下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走进一家名曰“7016客栈”,客栈何以数字命名?不解其意。

  院内墙壁上挂满如今孩子们都陌生的马灯、牛棱头、陈犁、旧耙、手工铡,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打绳车、纺花车、织布机也再现屋檐下。客栈挂满老物件,风马牛不相及,但见到这些旧物件就有一种亲切和怀旧的感觉。陈年记忆,炎日下男人耕作、油灯旁女人纺织,一幅幅旧乡村画面在眼前晃动。

  自从1970年1月6日盖起这所简陋小学,这里的孩子才告别翻山越岭到山外求知的艰辛,怀念之意故得名“7016小学”。小学如今旧貌换新颜,新址教学楼矗立在村庄的最高处,校名也被时尚的“宏伟小学”所替代。旧校址稍作修饰改造,名字依旧,“小学”二字却摇身变成了“客栈”。用心良苦,客栈有蕴涵,正是这些老物件的陪衬,才让村里人和外来人永远记住自己的前世今生,提醒自己永远是饱经沧桑的农家后代。


  四、书香


走进一座叫“如莲茶斋”的院落,小院不大,却能从这里找回许多记忆。说是茶斋,其实是集书法、陶坊、茶座为一体的雅芳园。院里有马灯、花磨,串红椒点缀,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相互映衬,寓知一路走来红红火火。奇特的摆设让人倍感稀奇,迫使停下脚步打破砂锅问到底。

凭兴致我也坐下来亲自体验,品读这里的茶文化和民俗文蕴。迫不及待地走进那间陶艺室,排队玩起了泥巴——名曰制陶工艺。师傅引路,坐在转盘前比葫芦画瓢对照模型开始操作,几番折腾,总是手忙脚乱,结果捣鼓了半天,“作品”最终还是毁于一旦。手下连一件最简单的成品也没有出现,不得不让位其他等待的游客继续体验。由此心生感叹:巨匠生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做足功课,功夫出巧手,巧手出精品。

  继续拜读画室瑰宝和茶斋文化,对如此创意的小院主人产生好奇,经打听方知这里是几年前一个即将毕业大学生租房,是他初涉人生的创意与实践。如今这位大学生业已就,早已参加工作另辟蹊径,留下这红红火火的“如莲茶斋”让房东继续经营。小院内容充盈,耐人寻味,南来北往,人头窜动,休闲中给游人以无尽的思考与启发!

  郝堂村中又一景是“岸芷轩”——河岸边水上书屋。长长阁廊设计独具匠心,外型内设都吸人眼球;芷,以字查源得出的结果是“艹”与“止”联合起来表示“香味令人止步的草”。轩,则“有窗的长廊或小屋”;“芷”“轩”结合,乃香美超凡。集茶座、书屋、艺术品欣赏于一体的“岸芷轩”休闲木屋,创办人是80后回村女大学生朱菊和姜佳佳。书厨分门别类,天文地理百科全揽,老弱妇孺皆宜选读。凭窗喝茶、读书、观景,闲情逸致,高尚不俗。木屋内显眼处一副“免费喝茶、茶费随心”的热情条幅,把本村闲人和外来人引进了“岸芷轩”。


  五、老柳树


  河两岸有数十棵百年以上的老柳树,它傲然挺立,如坚强斗士。它见证着村里的变迁,也记录着这里的英雄。

  当年外国列强入侵、中华民族遭受欺凌时,这里涌现出热血儿郎。村里有位郝郝有名的大烈士叫张玉衡,他的事迹随时间久远变得名不见经传,年轻的身躯在80年前默无声息地躺在了东北大地上。

  据村民讲,张玉衡1901年出生在郝堂村,他自幼好学,走出山外后的他先后在国立浙江大学和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求学,之后转移大江南北,开展地下工作,,、。他是曾与、、。1935年,在一次抗日游击战中遭遇敌人包围不幸牺牲,时年仅34岁。张玉衡没有后代,家乡人没有忘记这位抗联英雄,把张玉衡的故居整修一新,并沿着他的足迹详尽搜集整理出他的遗物和事迹介绍。如今的张玉衡故居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的辉煌历程正传承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几百年的银杏树和上百年老柳树,也记录着岁月留下的沧桑。“郝堂茶人家”的主人吴凤超告诉我,他的爷爷叫吴象点,是大别山地区早期红军战士,战争年代因伤致腿部残疾,人称“陈瘸子”。全国解放后,爷爷依恋家乡,放弃政府让他去大城市武汉定居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村里带领乡亲改造穷山僻壤。60年代中期,吴象点因年高已经不再担任村干部,树贩子贪图私利,盯上了村里数百年的银杏树和沿河老柳树,他不顾身残体弱,日夜坚守。见树贩子不听劝阻,他就站在大树前大吼大骂:“想锯树,就先锯断我的腿!”理直气壮如同挑战当年打鬼子,威严震慑如同厮杀战场,吓退了树贩子,百年老树就这样保护了下来。

  如今的银杏和老柳树依旧郁郁葱葱,春复一春,每年吐着新绿;硕大的树冠夏季能荫蔽乘凉,三二人才能合抱的树干昂首挺立,如同卫士,守护着这里的村庄,庇佑着这里的山民。


  六、娘子军


  短短几年,名不见经传的郝堂村,由偏僻的生态村变成吸引八方游客的免费旅游胜地,并首批进入“全国最美乡村”行列。说起村里变化,除了有几代人的奋斗外,乡亲们一致称赞有几个“娘子军”功不可没。她们是80后大学生村官(村支书)姜佳佳、年逾花甲的领头人(村主任)胡静和回村80后大学生村官(村长助理)朱菊。

  2011年,回村女大学生朱菊率先承包百亩水田,从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昌平的湖南老家引进观赏荷花,稻田变成了荷塘。入夏,环境变美,五颜六色的荷花竞相开放,引来了游人;秋实季节,饱满的莲蓬昂首挺立,观者竞相购买。朱菊当年收益可观,扣除成本后还盈利数万元。村民纷纷效仿,百亩荷塘变成连片300亩。去过郝堂的人无不夸赞“郝堂无愧是荷塘(谐音)!”

  为了打造生态乡村,三位女村官不厌其烦地走家串户,动员村民按各家规划进行改造,个别人想不通有抵触情绪时,就组织村民分批到省外旅游和参观学习。从游山玩水中受到启发的村民示范引路,全体行动,家家在改造房屋的同时都建造污水沉淀池,地下排污管网相连,经沉淀自然净化后的污水排入荷塘作肥水再利用,循环效益发挥到极致。

  人说郝堂是一夜间冒出来的新山村,又一夜之间引回了出外务工人,说明新郝堂出现的时间之短、发展速度之快。为了顺应外来游客需求,客栈、饭店、商铺、茶庄和休闲娱乐场所应运而生。

来这里的游客多了,家家旅馆、户户饭店也应接不暇。据回乡经营的村民吴凤超说:“凡赶上双休和节假日,来这里观光吃饭不成问题,但要在这里住一晚体验山乡夜色就必须预约才行。”

“岸芷轩”书屋显得拥挤,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阅读需求。在几位女领头人的努力下,又新建了郝堂公共图书馆,这座在县城以上城市才能看到的规模公共图书馆落成后,信阳市总工会把这里列为“职工之家”,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把这里列为创作基地。

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休闲为一体,纳天下文人墨客荟萃。尤其是出生在这里的现代文坛巨星叶楠、白桦孪生兄弟事迹和作品入驻后,这片山坳更增添了生机和历史韵味。读着家乡作家叶楠笔下的《甲午风云》,仿佛回到了19世纪末那场中日海战,英勇的爱国将士舍身悲壮场景,告诉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读着作家白桦的传世名篇《孔雀公主》,恰如孔雀公主再现人间,三位女村官正是飞来的新时代孔雀公主,在昭示人们走向光明,也正脚踏实地地带领郝堂人奔向心中的梦想。


  七、水墨画


  有人说郝堂是画家画出来的村庄,以我看,是郝堂故有的秀美山色引来了画家。几年前知名画家孙君慕名到此写生,多数破烂不堪的民房和农家院与这里的秀美极不协调,几户靠外出谋事挣到钱的山民,在自家宅院矗竖出零零星星几幢外贴瓷片的小白楼。在画家的眼里,这种现代小楼远看酷似飘落的白帐那么扎眼。于是,画家以这里的山色溪流为背景,综合豫南山乡风俗民情,勾勒出一幅古朴典雅的山村鸟瞰图。没想到画家笔下这幅图成了郝堂村民日后的追求,有山民开始效仿,把画家请进家里量身定制,或新建,或改造。青砖、青瓦、狗头门楼、清水墙的古朴民居在村里初现时,村民自我陶醉,外来人伸大拇指赞美。当地官员慧眼相助,拨专款惠及改造房屋的村民。仅几年功夫,一座集生态、内涵、典雅、古朴、静美、休闲的山村出现在峰峦包裹的山坳里。

  秀美的山川,硕大的荷塘,灵动的河流,似人间仙境,天然栖居地,富有诗意的郝堂,从此引来天下游客。

  走进郝堂,人在画中游,一个可以洗刷心灵的地方,能找回遗失的旧情,凡来之人,不愿离去。郝堂是一首厚重的诗,也是一首歌,是邓丽君那首风靡全球的《小村之恋》: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山岗/依偎着小村庄/蓝蓝的天空/阵阵的花香/怎不叫人为你向往……


离开郝堂之时,赶巧又是周末,全村数千个停车位没了缝隙,出村不久的蛇形山道上排起了长龙,进村出村私家车在狭窄的道路上蛹动,我们被堵在半道不能动弹。等待疏通之时,天空落下雨点,雨花似柔情的泪珠,扑欶欶地砸在车窗上挽留我们不要离去。雨越下越大,出村方向的游客躲进车内边避雨边等待。而进村车辆上的人们则急不可耐,他们想早点到达目的地,想早一步揭开这“世外桃源”的面纱,干脆撑伞下车,顶着雨水徒步前往这一令人向往和陶醉的郝堂村。





















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