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观——清明上河图

2023-05-10 14:56:27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在词中写到汴京的清明时节“水嬉舟动,禊饮宴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伎,往往携纤手……兰堂夜烛,百家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展现了所在之地的怡人河景和欢愉多彩的生活,又有《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左近,皆是园圃。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的郊外春色。这些描绘让人对汴京繁华景象的想象有了初步的轮廓,却又不能满足于此,于是《清明上河图》如汴京缩影一般圆满了人们对北宋繁荣都城的好奇与幻想。


图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1.作品简介

《清明上河图》大致长5.28米,宽0.24米,共计约684个人物,人物千姿百态,各有不同。作品为长卷的形式,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属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真实再现了北宋宣和年间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热闹繁华的城市景象以及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民生活,从正面展示北宋经济、文化、军事、对外开放的进步文明。


2.创作手法

清明上河图采用的是绢本设色的创作形式,运用鸟瞰俯视和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式构图,将自然风景、人文生活巧妙的融入于画卷之中,丰富而不杂乱,灵活又不繁琐,让画卷整体结构疏密有序,情节连贯自然,富有画面感和韵律感。在五米多的画卷里,绘制了约684个人物以及牛、骡、驴等家禽牲畜,笔法细腻,构图严谨,将当地风土人情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具有非常强的艺术表现力。


3.作品内容

各大专家学者为方便研究,将清明上河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城郊,第二部分是清明时汴河的两岸风光,第三部分是城市中心的经济生活。

(1)城郊外

画卷里的城郊有一支骆驼队沿着小溪向城走来,也有马夫熟练的驾着五匹身背重担的毛驴向城中驶进,小桥边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的分布在萋萋芳草上,周边还有田地、打麦场、羊圈、鸡鸭圈,一应俱全,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再看向码头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码头上的货主正在清点货物,众多工人们正齐心协力地把运来的货物堆码起来,人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的装货、卸货。码头的周边开着酒店、茶馆、饭店甚至是算命的,因为码头的客流量大,这些商店的生意便特别好。

图二 清明上河图(局部) 城郊


(2)汴河风光

汴河的自然景色是这幅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河水虽是寥寥几笔色彩勾画,却仿若波光粼粼,河边树木枝繁叶茂,芳草如茵,牛羊成群,自是一派自然灵动的好风光。再看桥上,地摊、小铺紧紧相连,客人、商贩络绎不绝,人物千姿百态,各有不同,呈现出一副热闹的买卖场景。汴河对于北宋经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如画所示河边商船云集,工人搬货卸货、纤夫划船缆绳,货主清点货物,人人各司其职,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而忙碌着,另有看似达官贵人的船客坐船于上游处伴歌饮酒,整个画面是自然景色和人物生活的有机契合,成为了这整幅美丽风俗画的点睛片段。

图三 清明上河图(局部) 汴河


(3)城市中心的街区

街市作为城市必要的活动空间,一直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载体。而《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人文景观、职业和文化活动的特有属性正是组合、排列和变化的结果。《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全长800多米,在外城门的街市中,以虹桥为界(图四),越靠近虹桥,道路越窄,虹桥作为连接汴河两岸的交通枢纽,是城外走向城内的集市节点,桥上临河市始,从虹桥至城门主街道,平面笔直,合院式民居整齐排列,两条次要街道上有酒楼店铺,鳞次栉比,如:如虹桥附近的十千脚店(图五)、城门外宅院附近的酒店、水上的船屋交易等,无不说明东京作为当时商业贸易的聚集地,经济高度繁荣,市集初步形成,而这些陆上和水上的店铺,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的需求,使臣贵族、商贩、杂役,游人,游弋于喧闹的街市中。在外城门(图六)处,还出现税务之宅,官员宅邸,院落整齐,聚集了更多的人流量。街市在《清明上河图》中作为人口联系流动的媒介而存在,这种共享的物质空间正是我们所寻找的现代城市建设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的节点。

图四 清明上河图(局部)汴河桥上


图五  清明上河图(局部)商铺


 图六  清明上河图(局部)城门外


4.作品价值

《清明上河图》在对人物生活、自然景色、房屋建筑方面的刻画十分精细,主题明确,内容丰满,故事情节完整,画面诗情诗意,富有美感,是一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世之作。

(1)独特的艺术特性

《清明上河图》在构图上巧妙德将中国画散点透视中的平视、俯视和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相结合,把复杂繁多的场景和内容灵动的连贯在一起,使作品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副自然连续、情节性强的完整故事,让人无论看哪一部分皆备完整的画面感。其在笔墨方面的运用也是十分精彩的,整幅画面呈现出松笔、干笔多,笔断意连的特点,采用浓墨淡色多层互用的手法,把画中物象的千姿百态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来,使画面看起来热闹精致、栩栩如生。这幅画仅用青绿、储色、淡墨略加烘染进行上色,根据所画的对象不同,线条把握也分轻重,如对河水线条、岸上树木的枝叶都以较轻的笔触,使环境看起来芳草萋萋、柔美舒适;对于人物则再细分,纤夫、农民采用刚劲有力、顿挫分明的粗线条进行描绘,对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则以细柔的线条绘制,笔笔存力,细致入微,显示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图七  清明上河图(局部)


(2)历史文化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人们常说要了解北宋城市的繁荣景象,文有《东京梦华录》记录,画有《清明上河图》考究,它就犹如照片般真实地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社会风貌,、经济、贸易中心的东京汴梁和历朝的都城相比已经相当发达,士农工商在城市中也形成了鲜明的标志,在画中随处可见当时的酒楼、饭店、当铺、旅馆、商号、对外贸易回来的商人、骆驼,皆与史书记载相吻合。可见作者以严肃的创作态度真实的绘制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风俗画,向后人展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珍贵的历史实证资料。

图八  清明上河图(局部)

 

5.现代启示

纵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古老中既有热闹的市区街道,百业兴旺,人来人往,也有繁忙的码头,船舶云集,百舸争流,还有恬静的郊路,小桥流水,芳草萋萋,构成一幅繁荣富饶,城乡和谐之景象,很好的展现出蕴含在城市建设中的传统智慧。回首当下,匆忙高压的都市生活逼迫着现代人放弃享受生活的快乐,我们似乎难以理解《清明上河图》中所体现出的悠闲自在,也许只有让城市中的人懂得放慢生活的脚步,品味细节的快乐,才能让人们的生活舒适惬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梦。这才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生命的意义,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应有的态度。除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市井图像,还有《姑苏繁华图》、《四季行乐图》等都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世情,这些传世画作的存世意义不仅仅是历史的实证资料,更是启迪人们当下生活的良药,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让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