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临江的辗转沉浮

2023-05-10 14:56:27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清明上河图》曾经流落临江,几番辗转,一代名画历尽世道沧桑,在颠沛流离间见证了那段翻天覆地的历史,演绎了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惊险故事。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到来。伪满皇帝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挟持下,携带几十箱包括金银珠宝、名人字画、宋版图书和满清皇帝传国玉玺等珍稀国宝乘火车逃到临江县大栗子沟避难,这其中就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在临江县大栗子沟住了5天之后,溥仪便又在日本关东军的胁迫下匆忙逃窜,准备从沈阳前往日本,慌忙中的溥仪甄选了少量的珍宝和部分字画装在两个手提箱里,其余的大部分珍宝字画不得不遗留在了大栗子沟。


       溥仪离开后,这批珍宝字画被留在大栗子的宫内府人员偷窃哄抢,有的损毁了,更多的则流落到民间,《清明上河图》混在这些珍宝中,又一次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1945年10月,辽东军区部队奉命挺进临江,临江县城解放,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通化办事处的武清禄奉命去临江收缴国宝。收缴国宝工作组共收上来历朝历代名贵字画30多幅,但《清明上河图》却踪迹皆无,无人知晓。


       1947年,,他带来部队在临江县收缴来的十余轴画卷。当时处于战争年代,画作保存不善,几经辗转,饱经风霜,有的已经面目全非,很少有人能分清这些画卷是哪个年代的、出自哪个名家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引起了他的注意,但不足作最后结论。

       1950年冬天,。王修向书画鉴定家杨仁恺推荐在临江收缴的字画中发现的一卷古画,杨仁恺先生最初在看见《清明上河图》时,并没有激动。因为在此之前,东北境内就发现过好几副"清明上河图",都被认为是赝品或仿品。


       但就在他展开卷轴时,却惊讶的发现,在这幅被认为是临摹品的"清明上河图"上,却存在着大量历代名人的题跋。加之画中人物街景,都有着明显的宋代风格。杨仁恺先生大胆猜测,这一副就是《清明上河图》真迹!


       随后,杨仁恺先生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在了《国宝沉浮录》上,立刻引起了众多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把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由众多专家研究考证,证实了这幅画就是《清明上河图》真迹。《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馆。

       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明上河图》系列专题片摄制组专程来到临江,对《清明上河图》在临江的经历进行了长达十余天的实地拍摄,摄制组先后采访了大栗子伪满皇帝溥仪退位遗址、远伪满皇宫仆人马文洲老人及有关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档案,基本理清了《清明上河图》在临江的来龙去脉。


       一幅名画,一座小城,于战乱中相遇而最终无恙,这是《清明上河图》之幸,也是临江之幸!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