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专题研究系列

2023-05-10 14:56:27

圩田景观研究——形态、功能及影响探讨

圩田指在河湖沼泽等低洼地区人工筑堤形成的农田,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是我国典型的乡土景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论述圩田以圩堤、河渠、堰闸为核心的形态结构,以分区分类为特色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与圩田水利紧密相关的聚落分布特征;总结圩田的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然后举例论证圩田对于我国传统造园尤其是对于地处湖泊湿地基址的风景营建的影响;最后,通过纵向和横向类比,探讨和推断圩田对我国河网地带传统城市布局形态的影响。


1研究背景

乡土景观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业景观,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农业开发,使我国具有极为多样化的农业景观,其主体是各种农田类型,如畲田、梯田、圩田、沙田、架田、潮田等,各自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

圩田是人们通过筑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水利田,属湿地开发之一,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但各地称呼不同。两淮及江南东、西路称“圩田”;浙西路称“围田”,浙东路称“湖田”,两湖平原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称“垸田”,另有的地区称“院田”、“垣田”、“柜田”、“坝田”等。这些水利田开发程度不同,如“围田”属较低级的自发式开发;“柜田”规模较小;“圩田”则体现了较高的农业技术含量,可与灌溉系统有机配合等, 但它们都具有筑堤围田的特征,故统称“圩田”。

图1  我国典型圩田景观(左上来源www.jstour.com、右上来源www.citygf.com、下来源www.51766.com


2圩田的形态与功能

2.1  圩田的形态结构

圩田的形态和尺度差异巨大,尺度小者几公顷,大者曾经达到十几平方公里,不论大小,圩田的基本结构都可以分为圩堤、河渠和闸堰。根据面积、发育程度,本文主要以绍兴山会平原为例,结合其他圩区,将圩田划分为基本结构型和复合结构型两类(图2、3)。

图2  基本结构型圩田示意图(团队绘制)


图3  复合结构型圩田示意图(团队绘制)


2.1.1 圩田堤岸体系

圩田地区河港密布,故圩岸成为第一要务。堤岸和圩田大小、位置密切相关,各个时期官方多有圩岸修建的参考标准,例如明清时期确定圩岸高度一般要超出历史较高洪水位至少1尺,解放初期,苏州专区在此基础上对圩岸标准又稍有调高。[1]有些圩田还采用组合式堤岸,即为“畔岸”。在湖荡地区修筑圩岸比较艰难,《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太湖流域采用桩木竹席为墙在水中筑堤的技术,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一些基本结构型小圩田,有时农民会利用水域中的浅滩,种上芦苇,标高较高处种植杨柳等耐涝树木,几年后,逐渐自行淤积成岸。复合结构型圩田由于面积较大,微地形复杂,例如有四周高中间低的仰盂圩、中间高四周低的复盆圩、半边高半边低的倾斜圩等,由此带来较为复杂的旱涝矛盾。因此,除了外堤,通常还结合圩内河渠,修筑内堤,内堤也通常作为圩田内部道路,《筑圩图说》中称为之戗岸,形成“大圩如城垣,小戗如院落”的分级防洪体系,也有利于分区排涝[2]。


2.1.2 圩内河渠

圩田内部河渠网的基本作用即为灌溉和滞涝。有的基本结构型圩田通常利用圩心作为滞涝区,并进一步开挖成溇沼,直通外河。“旱年坝塞溇口,蓄水灌溉,水年开通溇口,泄水耕作”[2]。圩田水渠通常与溇沼贯通,设有闸堰,水渠呈十字、甘字或者鱼骨状布置。复合结构型的圩田河道与水渠等级化布置,河道有十字、丁字、月状、弓状等,可以兼做田间运输,河道两端直达圩田堤岸,并建闸控制蓄水和滞洪,使内外河道既相贯通,又有所节制,最终形成了河中有田、田中有河的复杂结构。

圩内水系的开挖一方面通常与圩堤的布置相结合,以利于土方平衡,毕竟在沼泽湿地区域开垦圩田,土方异常珍贵;另一方面,水系占地与圩内耕地此消彼长,对于合理的比例众说纷纭。例如明代金澡在《三江水利论》中以太湖圩田为例,说明圩田内河占地比重为十分之一比较适宜。


2.2 圩田中的聚落

圩田区的聚落常常集中在河港圩岸的高地上,清代孙峻撰写的《筑圩图说》称之为“太平基址”,聚落往往呈线状排列,伴随着人口增加,村镇不断向圩田内部延伸,这个过程也常常伴随着圩田区域内河的调整(图4)。这些聚落,常常以河、湖、港、浜、渎、桥、渡、汇、溇、荡、埠等为名,例如,清代官方登记的绍兴山阴县668处聚落中,以上述为名的达230处,会稽县的685处聚落中,则达到263处。[3] 基本上都位于绍兴山会平原的圩田中,至今这些聚落相当部分仍保留其名。

图4 绍兴山会平原圩田和聚落肌理(自绘,底图引自谷歌地图)


圩田中的聚落共同面临河道的疏浚、圩岸的维护、圩田的防洪排涝以及灌溉用水的分配等。不少方志将圩田作为其地理疆域构成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组织基层单位。如光绪《平湖县志》卷1《疆域篇》对境内圩田所属村庄、编号、地名及田亩数量都作了详细记载。因此,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圩区就是一个独立的水利社会。


2.3  圩田的土地利用模式

圩田特有的种植环境决定了其土地利用模式的多样化。一般而言,圩田内最多可以划分四种土地类型。接近圩堤地势最高的通常是旱地,其次是稻田,再次是“似田非田、似水非水者。水至为壑,水退为田,每年种植,仅堪一季”的“荒沙湖田”,最后为“种柴草资渔利”的湖底水田。前两类是有稳定收入的农田,后两类实为洪泛区。圩田的水田实行轮作制:稻田或者麦稻轮作,或者早晚两季水稻,旱地则麦与棉麻油豆等经济作物交替耕种。[4]

湖田等低洼地长期地下水位很高,作物产量很低,因此有些地区的农民索性将其开挖蓄水,兼作养鱼。同时,把疏浚圩田河渠网络和鱼塘的淤泥垫高圩堤和戗岸,堤上种植桑树、果树或者花木,基、塘相连,鳞次栉比,连绵成片,形成独具特色的桑基(果基、花基)鱼塘。桑基(果基、花基)鱼塘是经典的有机循环农业,基与塘之间的水土交互作用频繁,但传统时代乡村的肥料限制,使塘和基的比例通常在四六比时,经济效益最高。[5] 可见,基塘圩田中水面比例远较一般圩田为高,结构也更加复杂。

另一方面,由于桑基鱼塘的利用模式田赋较低,“田者卑下,岁患水,十年之耕不得五年之获,而税最重。其地,桑蚕之息既倍于田,又岁登,而税次轻。” [6] 因此,桑基鱼塘在较短时间内很快成为我国杭嘉湖和珠三角等地圩田主要土地利用模式。例如早在明末,湖州菱湖镇便形成了“漾脚藕花三四里,堤根桑树万千株”的景观。1950年代蚕桑、渔业经济退化时期, 菱湖地区“极目所致,只见桑林稠密,河道汊错,鱼池相接,有若蜂巢”[6]。即使在如今,菱湖地区依然可以看见蜂窝状的鱼塘斑块和桑基系统构成的壮观肌理。(图5)

图5 60年代菱湖镇附近的桑基圩田(来源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2.4 圩田的多重功能

2.4.1 生产功能

圩田常常具有很高的生产能力,是一种高效的复合农业生产模式。《戒庵漫笔》曾记载太湖常熟圩区的谭氏兄弟通过筑堤、开河、挖池等处理,把圩田划分为六区,进行分级分区综合利用的案例,其农业种植收入是普通农田的三倍,而副业收入又是农田种植收入的三倍[1]。而桑基鱼塘作为重要的圩田土地利用模式,是一种桑、蚕、鱼、草相互结合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复杂而高效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更高,例如80年代初期,广东顺德圩区每个农业人口只有0.54亩耕地,但生活富裕,这和桑基鱼塘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7]


2.4.2 生态功能

同时,圩田也具有相当的生态功能,最为突出的就是水资源的灵活调配。水渠、内河与外围河湖构成一个完善水系网络,具有很强的滞洪排涝灌溉功能。缪启愉先生曾对太湖南、东部平原地区的圩田开发进行开创性研究。据缪先生分析,太湖南部通过“横塘纵溇”的方式处理西部丘陵山区的山溪来水,在离太湖不远的湖滩地中筑横塘以扩散山洪激流,于横塘之上开凿纵向的河渠一一“楼港”分疏洪水入太湖,同时,横塘纵溇在旱季又从太湖引水灌溉农田,在这样的过程中向太湖湖滩进行湖溇圩田的开发。[8](图6)

图6 太湖环湖溇港(来源《太湖水利技术史》)


其次,圩田作为次生湿地,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例如桑基鱼塘以基面和鱼塘为栖息地,以桑、蚕、鱼为中心环节,构建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的生物链,形成水陆相互作用、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


2.4.3 文化功能

圩田景观是河网地区的特色农业最观,是低洼地区乡土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首先, 圩田景观是当地人为了更好地生存而采取的土地利用方式,这种改造利用通常是以维护土地和自然过程的健康连续为前提的,它是属于土著居民的地域景观。因此圩田景观是水网地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典范,具有很高的乡土文化价值。

另外,圩田景观具备很高的农业美学价值。与纯艺术性的审美标准不同,作为一种农业景观圩田模式的美学价值并不完全由外在形式美所决定,而在于圩田水岸交错的外在形式是

以真实的生产功能为基础的。这种由功能外化于形式的美感是圩田美学价值的所在,也是其作为生存艺术的体现。



3传统风景园林和圩田景观

圩田是我国河网地带农业生产的一种基本土地使用类型,因自然环境的不同,在许多地方也产生了不少变体,但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即具有闭合的圩堤。圩田在先秦时已有雏形,到唐代中叶已经比较普及,两宋时代在太湖流域等进一步发展,明清时代又在湖广地带广泛应用。

圩田构成了我国次生湿地的重要部分,其风景品质很早就为人称颂,白居易所作《白蘋洲五亭记》就记录了湖州东南附近圩田湿地的清远风光。宋明以来,大量讴歌圩田景观的诗作层出不穷。圩田作为一种农业景观,其丰产美学逐渐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因此,可以说圩田景观成为我国传统风景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还成为郊野风景区。例如杭州西溪是较为典型的基塘圩田湿地,是原住民长期以来农耕和鱼耕的结果。这种特定的耕作模式造就了由鱼塘斑块构成的鱼鳞状大地景观艺术和文化地理单元,表现为柿基、桑基、竹基、柳基等类型的人地和谐的基塘循环耕作系统(图7、8)。历史上的西溪面积约有60km2,从宋代开始就成为较为知名的风景游赏地。[9]

图7  杭州西溪基塘圩田平面(李永红提供)


图8 西溪湿地鸟瞰图(来源www.51766.com


我国部分传统名胜的规划与营建也与圩田密切相关。例如可以把杭州西湖放置在更大尺度上的杭嘉湖平原圩田景观中的一部分加以解读(图9)。直到解放初期,西湖北部的古荡、松木场一带仍然河网密布,和西溪基塘圩田形成整体。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提高西湖水位,使得西湖成为杭嘉湖平原西部高地众多“陂塘(人工水库)”中的一个,灌溉杭州东部和北部的农田,形成杭州“南柴、北米、东菜、西水”的经济布局。

图9 西湖和杭州北部的圩田形成一个整体,图中南部为西湖(来源浙江省图书馆)


另外,圩田的规划建设对于农业背景下的我国传统造园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地处湖泊湿地基址的风景营建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一些。例如西湖小瀛洲岛约7h㎡,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双重结构而著称,其平面呈现田字,实际上它也可以解读为尺度较小的复合结构的圩田,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筑堤而成, 堤上杨柳固岸,岛内湖面被命名为鱼沼秋蓉,并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可以视为圩田溇沼的放大,岛内东西向的土堤则可认为是戗岸的简化。成书于元代的王祯《农书》中的圩田图解与小瀛洲岛布局就非常相似(图10)。

图10 王祯《农书》中的圩田图解与小瀛洲岛布局(团队绘制)


圆明园以再现江南水乡而著称,3.5Km2 的平地造园在我国传统园林中较为罕见,其设计的原型很可能源于太湖流域等江南的圩田景观(图11、12)。洲岛相连的布局可以理解为是圩田环环相扣的变异。因此,现存六幅圆明园样式雷全图半数均为河道全图,图面通过勾勒圩堤轮廓表明河道走向,同时河道图样也记录了与河道密切相关的桥梁、高水、入水口、出水口、码头、水闸等设施的分布[10]。考虑到胤禛和乾隆南巡,参观过包括西溪在内的圩田,以及圆明园主要设计者雷金玉的南京籍贯[11],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

图11 圆明园总平面与绍兴山会平原圩田平面对比图(团队绘制)


图12 圆明园景区详图(团队绘制)


4传统城市布局和圩田景观

贺业钜先生通过《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的研究,认为周代的井田制不仅确立了土地计量制度和与田制相应的灌溉系统及道路系统,并以此决定了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与此相似,在我国南方河网地区广泛应用的圩田制度,是否可能也对同一地区的传统城市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呢?

图13  西蒙•斯蒂文绘制的荷兰理想城市模式图局部(来源TUD图书馆)


图14 1611年出版的地图集表明了代尔夫特城市和圩田的关系(来源TUD图书馆)


横向类比,传统城市布局和圩田景观的关系可以在荷兰的圩田研究中得到例证。“在荷兰圩区,圩田形态和城市形态紧密相连,其原因存在于圩田和城市都有共同的环境基础和相似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每一块圩田从根本上说都是一个城市项目,反之亦然。目前常用“圩田城市(polder city)”一词来表达这种关联特征。”[12]早在17世纪初,“由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绘制的理想荷兰城市模式图由于城市和景观空间一体化,城市总平面闪烁着圩田布局的光辉,因此成为这一发展的重要阶段(图13)。” [12]可以说,荷兰城镇和圩田相互关联的例子举不胜举,代尔夫特(Delft)的地图表明了城市和周围的圩田具有一体化规划的特质(图14)。更为典型的是著名的建于16世纪的滨思特(Beemster)圩田,由于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滨思特圩田是由水渠和道路系统的叠加形成,这套网格体系的比例同样适用于滨思特圩田内部的城镇布局(图15、16)。

图15  1612年绘制的滨思特圩田地块划分图(引自《The Polder Atlas Of  The Netherlands》)


图16  滨思特城镇与圩田土地划分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引自《The Polder Atlas Of  The Netherlands》)


太湖流域和浙江宁绍平原是我国圩田开发最早的区域,具有和荷兰类似的地理环境和农业发展历史,范仲淹在《条陈江南浙西水利》中论述“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13]直接将圩田与城市作了类比。范仲淹所说的“旧有圩田”极有可能是形成于唐代中期的太湖塘浦圩田。塘浦圩田主要是政府组织开垦和军队屯田形成,堤岸高厚,塘浦深阔,五至七里一纵浦,七到十里一横塘,在横塘纵浦间构成棋盘式圩田系统,考虑到宋代“里”的计量,估计圩田面积约在7.5到14.8K㎡,与当时的府城面积相当,如此尺度圩田形成的圩田群,很有可能与位于其中的城镇相互协调,统筹布局,其城市形态与功能应该与圩田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即使塘浦圩田在宋代以后逐渐被破坏,大多分解为众多支离破碎的小圩后。《嘉泰吴兴志》依然提到到湖州府的城市布局在水利规划方面和外围圩田的关系。几百年后,这种关联性在嘉庆《山阴县志》的绍兴府平面中的城市肌理与城市外围山会平原的圩田肌理中也依然能够得以显现(图17、18)。

图17 绍兴府平面中的城市肌理(引自嘉庆《山阴县志》)


图18 山会平原的圩田肌理(引自嘉庆《山阴县志》)


 5 启示

伴随着快速城市化,我国的圩田面积迅速减少,例如珠三角桑基鱼塘总量已不到盛期的1%,零星分布于顺德、南海、花都等一些观光农业园内,其功能也不再像传统的桑基鱼塘那样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量圩田将转化为城市用地。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研究传统城市和圩田的关联,以保留圩田结构并加以合理转化,值得相关从业者加以重视。另外,囿于资料缺环,上述不少内容仍为推断,这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工作。



注:该文章发表于风景园林2015年第6期,略有调整。



致谢

感谢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李永红总工提供的西溪资料,感谢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赛蒙(Dirk Sijmons)教授和斯坦芬(Steffen Nijhuis)副教授提供的荷兰圩田资料。


参考文献

[1] 汪家伦.太湖圩区治理的技术措施[A],郑肇经主编.太湖水利技术史[C],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137-138

[2] (明)耿橘. (清)孙峻 撰;汪家伦整理,筑圩图说及筑圩法[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

[3] 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学报,1980(35)1:17

[4]张国雄.江汉平原垸田的特征及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J], 农业考古,1989.01:230

[5] 钟功甫等. 珠 江 三角 洲 基 塘 系 统 研 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131

[6] 周晴,河网、湿地和蚕桑—嘉湖平原生态史研究(9-17世纪)[C],上海,复旦大学大学博士论文,2011:50-53、101

 [7]钟功甫.对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系统的再认识[J],热带地理1984(4)3:133 

[8]缪启愉.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5:19、44-46

[9]  李永红、杨倩,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J], 中国园林31-35

[10]  王其亨,张凤梧. 再现圆明园百年变迁格局[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2(5): 419- 423

[11]朱启钤.样式雷考[J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3, 4(1): 86- 89 

[12].Clemens Steenbergen, Wouter Reh, Steffen Nijhuis,  Michiel Pouderoijen. The Polder Atlas Of  The Netherlands[M]. Thoth Publishers 2009, Bussum: 490

[13](宋)范仲淹 .条陈江南浙西水利[A],郑肇经主编.太湖水利技术史[C],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264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