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动态清明上河图,读惬意《古人怎样过日子?》

2023-05-18 23:00:13


作者简介:蓝葆夏,畲族,笔名蓝湖,浙江省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散文百余篇,2015年结集出版《蓝湖微波》

古人怎样过日子?
文/蓝葆夏

  我常想:古人没有电灯、空调、冰箱、电脑、手机、微信,等等,怎么过日子?譬如我们,停电几天,受不了,至少冰箱里的食物“报废”了;电脑坏了,会急不可耐地请师傅过来维修;上班时忘带手机,熬到中午,便急冲冲地回家去拿;说着不看微信,多看损眼睛,听到微信的“嘀嗒”声,还是止不住地打开看。仿佛现代人没有了这些“神器”,根本无法生活;有了这些,才活得有滋有味,有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人没有这些“神器”,他们的生活质量会很差吗?就没有品位和幸福的感觉吗?

  昨晚灯下读日报社黄泽赠送的《在田堂》,书中说到明代高濂的养生著作《遵生八笺》,里边的一段文字让我感慨不已。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苔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景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扶松竹,与鹿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由山妻稚子竹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


  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笔迹、画卷纵观之,兴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归来,而月印前溪矣。


  读罢闭目冥想,令人心驰神往。从文字上看,古人生活的幸福度,一点儿也不比现代人差。首先,古人没有现代这些“神器”的概念,无所谓比较,许多痛苦,就来自于比较后的失落感。其次,许多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农家乐”生话,仅止于周末到附近的乡村过过瘾,而古人是入心入味地过着田园日子;再次,古人没有汽车尾气、三聚氰氨、地沟油之类让人忧心不已的困扰。论及业余精神生活,即便我们有坐高铁、看大片、唱K歌(进场所要审批)之乐,可古人也有很多生活的享受,像斗蛐蛐、喝菊花酒、登高、吟诗作赋、听戏、茶道、踏春、放风筝(秋高气爽或是阳春三月)等等,不比现代人缺乏生活上的惬意,有些还颇具高雅。


  再说,谁说古人没有冰箱?湖北省随县曾出土一件“铜冰鉴”,简单地说便是古代的“冰箱”——是一个盒子,里头放冰块,再将食物放在冰中间,也达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 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 ” 。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 ,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着书立说,便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别以为打卡上班是现代人的发明。古人生活惬意,也不等于懒散无为,相反比现在公务员勤勉敬业。古代衙门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段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就得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所以,上班迟到有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不好混啊。


  生活质量离不开衣食住行。吃的方面,描述明朝社会的《儒林外史》中,就有许多我们现在食用的菜肴,如黄闷鱼、醉白鱼、白切肚子、京炒肉、煎肉元、闷青鱼、煮鲢头等,这还只是些家常菜。古人很讲究吃法,单说吃肉,“名堂”便忒多:第一种方法是炙,也就是烤肉。炙字下边是火,炙之肉有干的肉脯,也有才杀的鲜肉,还有整头的牛、羊、猪、狗。对整头者边炙边吃,外层熟了,用刀割下吃了又炙。第二种方法是脍,也就是把肉尽量切细,可以入味,或炙或生吃。还有烹的方法,在鼎或镬里加水,将肉放在里面煮。肉煮好了后淋上一些作料再吃。再是醢的方法,制醢的过程一般是先把肉制成干肉,然后切碎,再用酒曲和盐搅拌,密封在坛子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吃。最末是羹的方法。古代的羹就是用肉调和成一种肉汤。羹一般用来热喝,也可以用来浇饭。


  穿的方面。棉花在明朝时传到了中国,那时大多数人已经可以穿上吸汗透气的棉制品衣了。条件好的人家,夏季有丝绸外套,冬季穿皮裘大衣,都比现在的化纤织品要环保许多。住的方面。明清时期,私家园林遍布。那时有点钱人家的建筑,大都会有象苏州园林如拙政园、留园那样的小楼亭台、假山水景,比现在的多层、小高层舒服哪里去。能和古代比的无非是加个空调,有个抽水马桶,喝自来水。行的方面。古代除长途贩运、官员调迁、进京赶考、观光旅游外,人们的生活范围一般在几百里之内,大多数人一辈子就在附近几个县转悠,根本不需要汽车飞机这样的交通工具,一般不是骑马骑驴,便是坐轿坐船,生活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也不会产生任何污染,马只要吃点草就行,驴拉的屎还可以当肥料。


  有一次,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展,展出的是呈现中国古人生活风貌的绘画精品,画中人物无论垂钓、饮酒、斗草(古代民间竞采花草之游戏)、打球,还是弈棋、阅书、观画、围坐交谈,加之石桌上陈设笔、墨、砚、茶具等,无不活灵活现,是对中国古人生活、民俗风情最直接的反映。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宋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中人物超过2000个,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纷扰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画中建筑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门面也颇为宽敞,各行店铺如裱画店、银楼、香楼、成衣店、帽饰店、古玩瓷器店应有尽有。打量楼阁中的人物,有女伎歌舞弹唱,有女子荡秋千,有官员执笔记账……富裕的生活下,古人时尚生活一览无遗。旁边的校场上,赤身的男子骑射练武的大场面,也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外,南宋《明皇击球图卷》和明代杜堇的《仕女图卷》,展示了中国古代人喜欢的休闲运动,如“高尔夫”和“足球”,当时,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捶丸”、“蹴鞠”。


  如此看来,古人有自己的活法,比现代人环保,没有太多的焦虑和生活压力(战争动乱时期除外)。农耕生活为主,有几块地,种一些树,平时养鸡养鸭养牛,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闲时读读书,坐坐禅,访访道,逛逛集,优哉游哉。古人也赶时髦,虽没有从事炒股、炒楼、操纵市场的行当,却崇尚高雅的精神生活,人人讲礼仪,个个崇诗文,从中获得快乐。那时虽没有高科技和各种电器,也许,比今人还幸福许多。今人享受着“现代文明”,随生的烦恼不少!



感觉不错,点下赞再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