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为礼物的清明上河图,看不同时空的社会情感|微思客

2023-05-10 14:56:27

刘名峰|国立金门大学闽南文化研究所



前言

这几年台海两岸的博物馆界,对《清明上河图》有不少的活动与讨论,甚至在台北故宫官方网页上,还有专属于《清明上河图》的情境区。很多人会意外,怎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清明上河图》?其实现存的《清明上河图》,可能超过三十个版本,光台北故宫就有七个版本,这里列出来的只是其中的四个版本,分别是最常看到的清院本、张择端简本(参考台北故宫网站)、仇英本(参考台北故宫网站),与沈源本。另外,张择端还有个正本,也就是以「清明上河图」为名的第一版,这版本并不在台北,而在北京故宫,2010年上海世博展场里「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版本电子化的成果。


清院本(照片来源:https://goo.gl/Yqn33r


沈源本https://goo.gl/irc4G5


不过,这文章要刊登在《巷仔口社会学》,对《清明上河图》的讨论不只要写出社会学的味道,还要从画里聊出一点巷仔内的趣味,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呈现社会学的视野与主题。根据Google scholar的资料,最常被引用的社会学家是布迪厄 (P. Bourdieu),引用其作品的次数还远超过第二名马克思。他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就是「文化资本」(capital culturel)。从这里可以知道,社会学不只处理劳资关系、产业发展,或者社会运动,也能涉及文化、艺术等等。把社会学对于文化的理解,应用在《清明上河图》的艺术解析,也就再适当不过了

 

那么,如何借由《清明上河图》来谈文化呢?在理解文化时,社会学家很习惯地采取了「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不同的社会,不单单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意义还要落到该社会脉络中来理解。因此,文化没有高低、没有优劣。作为社会学家,我也同意这样的立场。但认同文化相对主义,并不代表了每个人、每个文化都会特殊到没有根本的,普遍的,并进而可以比较的基础。因此,这篇文章想借由《清明上河图》来谈一些根本、普遍的基础,也就是「情感」,或「情感原型」,以及「礼物」及其背后的「社会交换」。

 

不只是图画的图:作为社会礼物交换的《清明上河图》

很直接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个「礼物」:当张择端是个翰林时,他画了第一幅以「清明上河图」为名的图,把此画呈送给宋徽宗。这里的「送画」,不能用经济理性的计算来理解,而是种心意,就像我们送人礼物,会考虑礼物适不适合双方之间的关系。仇英与沈周、文征明及唐寅等齐名,为明代四大家。当时世局相对稳定,仇英画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苏州城为对象,它在宋室南迁后即为重要的工商城市,并以丝绸著名于世。仇英之后,即开启了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画作,不仅成为达官豪门互赠的礼物,大量画作也在清初进入内府,使得清宫组织画工,画了张加长版,成为特别精致、华丽的「清院本」。

 

如此看来,《清明上河图》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不管是献给皇帝,或是达官豪门间的馈赠,都是对对方地位的承认。这种礼物馈赠是社会性的,透过交换而确认其间的社会意涵,因此也是种承诺,确认了其中「上下主从」、「高低贵贱」的关系,或至少是送礼及收礼者之间,处于一种亲近的社群里。这就是礼物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交换」,它不同于、甚至是瞧不起经济上斤斤计较的「经济交换」。

 

从「礼物交换具有社会意涵」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就比较能理解「情感」与「情感原型」的意义。在社会学的传统里,情感有个很吊诡的位置:一方面,当代主流的社会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里,很少讨论情感,谈的是策略、利益、理性等等;另一方面,我们会很直觉地看到,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的关键元素。连结上前述的礼物社会交换,情感的意义是:它不是计算的、不是策略的,而是在计算与发展策略「之前」,或隐或现的社会伦理。社会伦理具有强制性,与情感有关的强制,则源自于社会连带的需要。随着社会连带而来的依附、承诺与确定感,会让人安心、放心。但是,能建立依附、形成承诺,而让人有确定感的,在不同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对象。《清明上河图》画作里的主题不断出现,并且被当成礼物来赠送,那么,这画作主题中,涉及哪些情感?涉及什么人类原始而普遍的原型?这些情感如何被表达?会因为不同时空而有不同的情感模式吗?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与死亡面对

《清明上河图》有个特质:它不是一般的画作,在后世有很多它的「仿作」。换句话说,它很受欢迎,并成为一个主题,就像是西方绘画史上也有人物画、风景画等等的主题一样。那么,就以「清明」、「上」、「河」的景像来说,它表现了什么主题?最先看到的,当然是「清明」。

 

李亦园在《寒食与介之推》的文章里,提到了清明节的传说来源,并且以「用火—禁火」、「熟食—生食」的对比,来解释「人文—自然」间的关系。当年的晋文公要介之推来当官,但介之推不想离开母亲、离开家,不想进朝廷为官,就留在家里。晋文公为了逼他下山,用了一个蠢方法:放火烧山,希望逼介之推离开山里,结果却是烧死了介之推一家人。「之推焚,寒食立」,晋文公为了哀悼介之推,下令以后这一天大家不开火,而这就是「用火—禁火」的对比。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对比:「家人—官府」,或者是「私—公」。清明作为节气,标示的是冬天结束、春天到来,后来转化为活着的人祭祀死去亲人的节日。在「冬天—春天」及「死—活」的对比之间,不仅是对生命的赞颂,也是对死亡的尊崇。火是促成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晋文公烧死了介之推,是官府的力量与家庭间拉扯的悲剧,官府是「公」、家庭是「私」,忠孝经常不能两全,这是悲剧的原因,也因为悲剧,面对着烧死人的火,就有了不用火的寒食来纪念。

 

于是,「人文—自然」间的区分,因为寒食的纪念而出现了价值上的选择:火让人有新的生命,那是充满活力、万物生长的春天,因此能够征服,但也有新的风险;相对地在冬天里,人们与家人在一起,安静地抵抗自然,没有火自然也少了风险,两者各有所长,前者向外、后者向内。然而,因为介之推的缘故,人们在清明节里寒食,不单单是禁火、崇尚自然,并在慎终追远之际,「向内」重新确认、取得家族关系的安全感,它同时也是对火、对人文规范,及对官府的抗议。

 

从这里来看,清明节有个特别明的主题,即「面对死亡」。而对着此一绝对的空无,人们则以祭祀的仪式来唤醒家族凝聚、面对死亡。面对死亡是人们普遍的情感课题,它变成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情感原型,并生成了对应的伦理来面对。

 

《清明上河图》画内外所呈现的交换关系

《清明上河图》一定有河,河有上下游,并也有桥沟通河左右两岸,因此我们很容易地可以从画里看到两种交换:一、在画中心的「桥」两边的交换;二、河的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交换。但是如果我们跳脱画作本身,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作为礼物交换的画作,那么就会理解有第三种交换:表现在画家与画之间的交换,以及在画与观众间的第四个交换。

 

那么在「面对死亡」的情感原型,《清明上河图》如何呈现呢?我们看到它与寒食节里的价值,有了不同的样态。清明「上」河图的「上」,涉及了第二个交换(河的上下游交换)。寒食节重视的是自然,是慎终追远时的家族,但图里要「上」河,不仅是对抗河水「自然」地往下流,看画之际也是将画由右向左摊,从最右边的乡村自然风光,逐步往河上游去,经过城里,最后到宫中。河,不只是画里北宋首府开封的汴河,也是生死间的忘川。因此,由右向左地看画,看的不仅是升官晋爵的路径,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也看到了面对死亡的态度:由荒凉的自然,向着人文与繁华。这是种「外向的」情感状态,而如果忠孝之间的两种伦理必须择一的话,画里上下游之间所透露的,不会如介之推一样选择家人。换句话说,在「画家—画」「画—看画的人」的第三、四种交换,也就跟着画中上下游所表现出来的第二个交换,也是从下游往上游移动,从《清明上河图》里逐渐呈现的繁华与热闹,得到了满足或荣耀。这些向外求的符号,显示的不再囿于家族的凝聚,。

 

明清时代让人顺心如意的《清明上河图》 

在谈过上下游间的水平交换后,再要谈的是垂直在河上的另一组交换,也就是在画中间的桥所带出来的第一种交换。画中的桥,在汴京叫做虹桥;如果是连着前述关于生死、忘川(奈河)的交换,那么它叫「奈何(奈河)桥」。谈桥、讲「奈何」,没提到齐美尔就可惜了:桥是中介,它沟通了双方,并成为焦点。桥是这幅《清明上河图》的焦点:它在画的中心,但这个中心不只在画里,也是宋明帝国的中心:,或经济中心的苏州。大都会的人多,互动多,人在其中的情感状态与乡间不同,都会复杂、多元、广泛,而人也就在这个结构中,莫可奈何地要精打细算,此时我们可以再回到画里,从「画家—画—看画的人」的关系来理解其中的情感状态。

 

画家与画都是复数。有张择端与他的《清明上河图》,也有仇英与其他人的《清明上河图》。当代经常称仇英及其它人的《清明上河图》是张本的仿作,我并不认同。首先,这些画并不是大量复制临摹,每一幅画都有各自的姿态,也都是画家面对死亡的叙事。其次,就算「作者已死」,当画作完成了之后,画作即因观众的自由诠释而有了自己的生命,但就《清明上河图》中所触及的死亡叙事来说,观众无法绝对任意自由。生老病死,莫可奈何,时间的流,也如同河水,无可抵抗,汴京或苏州里的人,无可奈何地住在这个城市中,而观众也不得不跟着画的摊开,视野进到了画中间的桥。那么,在这焦点上,画家又怎么面对「莫可奈何」的事?

 

在这许多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画里,张本在桥的表现与其它版本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张择端版本外,其他的版本,包括了仇本之后的作品,都有以下共通的情况。因为清明是人们面对死亡而想象生命的节日,也因此画中会用力表现活力,在热闹中讨点喜气。画家如此,买画送画看画藏画的人,也是如此。不管是出于对死亡的反抗或恐惧,这些热闹景致,让人感觉多少有些可以依附的,甚至还在画中提字盖章,这种「占有」的表现,让画作的主人得以向世界宣告,他是存在的,而如果是幅名画,他的存在甚至还可以永恒。《清明上河图》是幅名画,其它版本的画家在此寄寓的永恒,是个「乌托邦」的景致:一方面在由右向左,逆流而上的路径上,是个升官晋爵、如意顺心的风光;另一方面,这顺心如意的场景,在桥上桥下也有如此呈现。

 

明代的苏州城,是以丝绸为主的工商业大城,还与海、陆两线丝路结合,城里已有能力大力支持艺术家,其作品不仅为名流豪门间的炫耀性商品,《清明上河图》之所以成为时尚的礼物,还在于画中对都会的描述,除了让看画收藏画的人能占有丰富而多元的风光之外,也期许着事业发达、功成名就的顺遂。它不仅热闹丰富,还井然有序、和谐如意。但是,现实上的热闹与丰富,必然不会那么有序与如意。这种想占有更多,而且又可以温驯地占有,根本是个「鱼与熊掌兼得」的乌托邦,它再现的是那些交换着礼物的官宦名流与豪门的欲望,也是他们征服世界的角度。 


北宋末期充满张力的《清明上河图》 

相对的,在张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桥上桥下有两个冲突。桥下,有一艘船,船员们非常紧张,因为船桅看来比桥高,就要撞上桥体了;桥上,有两组人在争吵。这两组人并不是一般人,一组是坐轿的文官;另一组是骑马的武官。听说徽宗很喜欢这幅画,那么他一定看到了画里的桥,及桥上桥下的紧张场面。

 

张本中的虹桥(照片来源:https://goo.gl/tUKHPa)

 

我觉得徽宗是个有趣的人:有趣,不只是他看着文官武官的争吵,可以会心的一笑,也因为张择端知道,将这文武官冲突的景象画出来给皇帝看,皇帝也不会生气;有趣,不只是因为徽宗看着船与桥就要撞在一起,多少会有损坏而不担心,也因为张择端知道,不用在皇帝面前涂脂抹粉,掩饰民间的疾苦。在「画家——画——看画的人」的关系里,张本所表现的,不单单是面对这世界的「无可奈何」,然后就放手的自在,也表现了该时代里的集体情感:它再现了对和谐、顺利,没有那么激切的渴望,在死亡面前的生命,也是可以Let it be!。相对的,其它版本所透露的,则是对和谐的热切,在画家的巧手安排下,让作画看画藏画的人,都浸淫在和谐之中获取安心,用Zygmunt Bauman的话来说,这也就是种「园艺文化」(gardening culture),是一种经过规划、修剪,并符合了园主欲望,藉此才能安心自在的精神状态。

 

然而,随着商业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也逐渐从市场来看待:劳动成果变成了商品,人也变成了劳动力。于是,世界没有意志的问题,有的就只有价格,在一个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代里,却很吊诡地在仇本之后的《清明上河图》里,竟没有一丝丝不吉利的鬼影。这些版本中所再现的,是在面对世界的莫可奈何之际,更人为地用力讨喜,而背后代表的却也是更多恐惧与不安的集体情感状态,收礼跟送礼者,都禁不起看到冲突的场面。

 

交换礼物的社会让人拥有安全感

交换总是存在,不单单是在《清明上河图》的馈赠之间,或活着的人对死者的祭拜,希望从死者那里所获得安心的交换,它也发生在日常生活里的种种社会交换,即使在这篇文章,也存在「作者——文章——读者」之间的交换,各位读者不就是从巷仔口社会学得到免费的礼物馈赠吗,并在阅读之中感受到智识交换的趣味,而不用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其它的利害与计较?

 

礼物交换的存在,是因为人无法一直在利益的计较中活着,我们总要相信某些不能改变、不受质疑的伦理与承诺存在,让人可以安心过活。换句话说,让人害怕的是遭受人唾弃、被信任的人背叛,而非钱赚得不够多。在礼物的社会交换之间,是为了确认彼此之间的「承诺」(commitment),能够在空无之间有所「依附」(attachment),这些都有生成安全感的效果。

 

而透过这篇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文章,也就是从面对死亡的「情感原型」里,看到人们面对这终极的空无而无可奈何之际,所呈现之集体的情感状态——在禁火的寒食里,人们「向内」于家人之间寻找依附;在明代以后的《清明上河图》里,依附的则是「外向」的经济繁华,,以消解不安、确认存在,只是愈往后世的外向扩张,显示了更高的个人不安,因此必须更用力的控制。

 

结语:从礼物交换过程,看到社会集体的情感状态 

面对世界的浑沌,人总要依靠点什么,使其不致于太过茫然、不安而恐慌。礼物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交换,即在具体可视的互动之间,感受到一些依靠,而其中也就存在着控制。清明涉及了生死,依附的课题也就特别明显,这不仅让清明时节得以再现普遍的「情感原型」,还让《清明上河图》里带着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即借着对礼物与其间社会交换的讨论,再往前一步,从礼物的内容与社会交换的方式,再现情感的状态。礼物的交换总是存在,但是其中的情感状态不同;或者,应该倒过来说,一旦情感状态不同,表现在礼物上的社会交换也不一样:有时候的礼物,是在亲近的家人之间交换,我们围炉、聊天,夹个菜,给个红包或上个香,这些在五官之间能感受得到的,都可以是礼物,它不仅生成于亲近的情感状态里,也让我们更亲近。礼物交换也发生在不是那么亲近的关系之中,但它们一样想要创造更亲近的凝聚。此时,我们能从礼物的内容与表现的方式,看到这种在拉近关系时的力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情感状态里,礼物的内容与表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透过《清明上河图》时空差异的比较,我们不仅看到普遍的「情感原型」,更可以透过礼物内容看到不同时空社会的集体意识与伦理规则。 


搜狐独家《清明上河图》网络互动版http://news.sohu.com/s2015/qmsht/index.shtml

台北故宫《清明上河图》情境区官方网页https://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index4_1_ch.html

北京故宫【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官方网页http://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26.html

北京故宫,2010年上海世博展场里「会动的《清明上河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EXzEZzsMI


编辑:法兰蔻

wethinker2014@163.com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经「巷口社会学」网站授权以简体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该网站编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