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研究】《清明上河图》中容易误解的炎热场景

2023-05-10 14:56:27


        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中出现许多体现天气炎热的场景,使人感到非常疑惑。画面中有一些人穿短衣、短裤或赤膊露背,戴草帽、竹笠者多处出现,执扇者有十多人,还有卖“□暑饮子”的小茶水摊等,这些在炎热气候下所出现的景象,令人感觉这不像是清明节的气候,似乎只有在秋季较高的气温下才会出现,一些学者甚至据此推断《清明上河图》所画的不是春景而是秋景。许多人之所以误解,是因为他们怀疑清明节不会有这么高的气温。



        实际上,清明节前后会出现较高气温,这一点从气象资料可以证明。

       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是春季温度升高的转折期。农谚中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据笔者对《清明上河图》原形地开封多年的断续观察,清明节这天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开封市白天最高温度在20℃左右,如1989年清明节为20℃、1992年清明节为26℃、1994年清明节为25℃、2005年清明节为22℃(2005年清明节后第二日高达30℃)、2008年清明节为22℃、2010年清明节为25℃。另外,根据2005年气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河南卷的资料介绍,距开封很近的郑州市气象资料显示:1952年清明节是28.1℃,1974年清明节是29℃,而1963年清明节前的3月30日气温最高达到 31℃,接近夏季温度。由此可见清明节出现和暖偏高的气温是很正常的。

       谈及气温,也许有人会说,因为近代气候变暖,所以清明节才会出现炎热天气,北宋时期未必会有。对此疑问,目前尚无确凿气象资料可查,但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河南卷的资料记载,北宋东京亦有类似现在的暖冬现象,如开宝二年就记载开封“冬无雪”。该书更多的史料表明,北宋由于气候炎热造成的旱灾颇多,从乾德二年至天禧四年的56年间共发生11次大旱灾。

      ,而比南宋时代温暖”。文中以竹子等亚热带植物曾在黄河流域繁茂生长证明当时的气候温暖。而《清明上河图》中城内外就有3处庭院内出现竹子,这一物证可以说明当时气候的确是温暖的。200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一书根据国际与国内资料的综合研究,,该书称北半球在公元前950年~1300年间的中世纪也存在过一个温暖期。北宋所处时期是960年~1127年,恰在此时间段内,这些都说明北宋时的清明节完全有可能出现炎热天气。

       对北宋气候比较温暖这一说法也有不同之见,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生彭慧萍女士发表的文章《小冰期时代的赤膊者:<清明上河图>之季节论辩与写实神话》一文认为:“徽宗朝至南宋中期(大约在1100年~1190年),中国北方应处于‘寒冷期’时代,即中国近千年来倒数第二个最为寒冷的阶段。”

       从资料对比可知,,而彭慧萍女士引用的资料把北宋末期的徽宗朝时期与南宋时期合并列为寒冷时期,这一结论似乎有待商榷。至于彭慧萍女士所说北宋历史上1131年清明前后曾有降雪记录,这也不奇怪,因为清明节是个寒冷交替时节,有时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如在现代气候温暖时期的1988年清明节开封温度为13℃,次日降为8℃,甚至还下了一阵落地即化的小雪。2016年清明节前,我国银川地区就下了一场6厘米厚的鹅毛大雪,温度降为-2℃~12℃。这说明温暖气候下的清明节也会有个别倒春寒的寒冷天气。但总的说来,清明节还是以和暖天气居多,即便偶尔出现一次寒冷也会很快转暖。

       退一步说,即便如彭慧萍女士所推论当时中国北方处于寒冷时期,也要搞清一个概念,即寒冷时期是指全年平均气温不太高,一年中低温天气比较多,但并不等于一年没有四季之分,该热的时候还是会热的。众所周知,春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就是冷几天、热几天,逐渐由冷慢慢变暖,清明节就是气温升高的转折期。在彭慧萍女士所提供的气象资料中,多是寒冷季节出现的低温,并没有显示清明节都是低温的资料,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清明节不会出现较高气温,因此不能由此就断言清明节不会出现较高的气温。仍以银川为例,2016年清明节前虽然下了雪,到4月5日温度又回升到18℃,而在此前的3月31日温度曾一度飙升到26℃,使人感觉夏天将至。这说明清明节虽然会出现倒春寒天气,但不会影响偏高温的气候出现。作者认为,画家正是看到清明节时出现了偏于炎热而呈现出的一片繁荣景象,才有感而发要画这么一幅画,把真实的风物景候告诉后人。就《清明上河图》而言,画家所描绘的不是通常气候下的清明节,而是一个天气偏于炎热的清明节。画家通过图中少数人戴草帽、竹笠等画面真实展现了宋代清明节天气炎热的场景,这是画卷对宋代气候和物候的写实。由于后人对当时的物候环境缺乏了解,才产生许多误解。




       在《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现的人物中,还有一些穿冬衣者与着夏装者同时出现在画面上,这是让人误认为是秋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学者们争论最多之处。2009年9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吴雪杉编著的解读国宝丛书《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一书中介绍了彭慧萍女士的观点,彭慧萍女士对《清明上河图》中冬装与夏装同时出现的景象指出,“这种夏装、冬装两种装束同时并见的反差说明《清明上河图》并非一件摄影式的自然主义绘画作品。张择端显然没有手持相机,在清明节这天拍下什么画面。他只是把他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不同季节的东西展现在画面上,至于这些事物是否与现实生活严丝合缝,显然不是他关注的问题”。她认为,《清明上河图》不是一件写实作品,而是张择端凭印象把不同季节的景象画在一起了。 也就是说,画家是把他印象最深的不同季节的着装现象混在一起画在画面上了。类似的观点国内也有。《贵阳晚报》1982年10月23日一篇载文《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也以此推断四时景观皆有,提出“四季景物皆有”之观点。笔者认为,若从衣着上来分析画卷所展示的季节,不能只看个别现象,而应从人物群体衣着上来看。清明节是由寒变暖的时节,此时人们衣着仍以保暖为主,即所谓“春捂秋冻”的“春捂”时期。由于早晚还有凉意,多数人早上出门时仍穿着较厚的衣服,只是到中午前后天气乍暖时,一些体力劳动者才临时脱去外衣,而多数人尚可耐受,仍然捂着未脱,这就是图中展现的穿冬装与着夏装同时出现的真实画面。如前所述,清明节时开封地区的白天最高温度大多在20℃以上,20℃的概念是在正常的春季着装情况下,当人们稍微从事一些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时就需要脱衣服。因此当温度达到25℃以上接近初夏温度时,一些挑夫、轿夫等体力劳动者就会出现画卷中所画的少数人脱衣露背的现象。与我们现代人穿衣不同的是,古时人们穿着多以棉布为主,凉爽性较差,因此遇到天气乍暖时更容易脱去外衣赤膊露臂。笔者曾看到过春季温度乍暖时,人们往往炎热难耐直接脱去棉衣或夹衣只剩单衣,或光着膀子。一些出大力之人如挑夫、船夫等更是如此,其情其景与画卷所绘颇为相似。

       《清明上河图》中有815人,其中穿短衣、短裤或赤膊者仅55人左右,戴草帽、竹笠者不足20人,持扇者仅10余人,三者比例均很少,分别占6.8%、2.5%、1.2%,加在一起为10.5%,而占近90%的多数人仍以厚衣和长衣为主。细心看图中这些露背者,多数属于体力活动较大之人,如船夫、轿夫或随车马奔走之仆役。还有一些人虽未赤膊但也热得有点受不了,只好临时脱掉外衣、将其系在腰间,其数量约为65人,占8%,说明更多的人是临时遇热难耐才将衣服脱掉系在腰间的。将人物衣着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后,就不难看出这些现象正符合多数人以穿厚衣为主的春季群体衣着特点。在偏高气温下少数人临时脱去外衣着夏装,这是春季着装的正常现象,河南民间称此为“二八月乱穿衣”,因此将该图理解为春景是合乎情理的。绝妙的是画家把这些少数穿夏装的人均衡分散于画中显眼位置,很吸引人眼球,给人以众多的感受。秋景说者正是把这种少数人“乱穿衣”的现象看做主流,才导致对季节判断的误解。



       为证实清明节是否会出现与《清明上河图》画卷相似的人物衣着景象,笔者于2010年清明节在开封龙亭景区拍了一组照片。当日最高温度为25℃,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时下赤膊者已不多见。但年轻人有不少穿短袖衫或背心者,女孩则有穿短裙者,与画卷中赤膊者有相似之处。更有趣的是有许多人真如画卷所绘是把衣服系在腰间,而一些老年人则仍穿着厚厚的棉衣,这组照片再次证实了清明节时画卷中人物着装的真实性。

       据笔者估计,《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现的偏于炎热景象之温度也可能就在26℃左右,因为这个温度是清明节出现偏高气温中较常出现的温度。之所以比作者拍摄照片的温度提高一度,是感到拍照片时的赤膊者比例稍微偏少一点。现如今,当春季温度达到20℃以上时年轻女孩就穿上了裙子,温度再高时,一些重体力劳动者亦有穿短袖衣服或赤膊者。由于古代人的服装以棉布为主,透气性较差,在26℃左右的偏高气温下就可能出现赤膊露背的现象。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画卷中多数人穿着长衣,在卷首出城的一组主仆数人的画面中,还有人戴着风帽或用巾布裹头。若温度再高,则已接近初夏温度,不会出现带风帽与裹头现象,所以画卷中体现的温度也不会太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清明上河图》的确是一幅写实的画卷,图中天气炎热的场景以及人们不同的衣着打扮真实再现了北宋时期清明节的风物、气象和物候特点,这正是该画卷之所以成为传世名画的精髓所在之处。一些仿本画卷把画面画得富丽堂皇,却忽略了这些真实细节。因此,他们画得虽好看,仍无法与张择端的真本相比。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