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小说家杨仕芳小说欣赏:和影子赛跑的人

2023-05-10 14:56:27

我是一个极没耐心和耐性的人,当过小学教员、推销员、广告策划、部门经理、报社记者,没一样干得长久。后来我找了份较为自由的活——写剧本。剧本写出来后就交予别人,不再管剧本的去向,是否投拍署上谁的名都与我无关,收入自然马虎了。曾与我交往的几个女孩,无一例外地甩手而去。她们在离开时不无痛心地留下同一句话,别玩了。她们满脸真诚,眼里尽是忧虑,似乎我再不弃笔就会没命。我心里憋着气,暗自发狠一定要写出好作品,把自己的大名写到银幕上,让她们目瞪口呆。我时常沉浸在遐想里,热泪盈眶。那之后,不论在什么场合,我都不忘收集故事,尤其是离奇的故事。这年头人们喜欢的就是离奇,似乎唯如此才使平淡的生活激起涟漪。朋友们知晓我患上这个毛病,不时拿虚假的故事调侃我。我从不恼怒。

在友人的婚宴上,一个朋友挤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我有个故事,要是你把它写成剧本,我就告诉你。”我对他翻起白眼,又调侃我不是?他连忙摆着手说:“好好好,你这什么人啊,就免费告诉你吧,有一个村庄发生火灾,把学校烧掉了,还烧死两个人。”

我没有吭声。这年头死亡事件司空见惯。昨天中国煤矿塌方,今天西班牙车站爆炸,明天或者是印度、巴西、,总之这个世界从没平静过,每天都发生意外死亡事件。每每读到这样的报道,我心头已不再疼痛,觉得那是离自己遥远的事与世界。很多时候,我不禁对自己产生怀疑,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疼痛和放声大哭?哭自己,哭这个世界,以及遭遇苦难的魂灵。

“死的是一个父亲和女儿,那个女儿才八岁,女孩的母亲就是那所学校的老师。”他顿了顿说,“奇怪的是,有记者想去采访她,想把这件事报道出来,这个老师不但不接受采访,还拒绝了政府补偿给她的一套房子。”

“有这事?”

“我还见过那个女的,挺漂亮,叫余淑真。”他吐了口烟又说,“三年前,我无意间读到那篇火灾的报道,报纸找不到了,大体内容还记得,那场火灾发生在星期天,有几个孩子摘野果回来想拿到学校去送给他们老师。他们刚来到河对面就看到校舍着火了,他们担心他们老师就奔向校舍。她当时真的睡着了根本不知道校舍起了火,多亏那几个孩子及时赶到把她叫醒。她醒来时走廊里塞满浓烟,他们冲不出去了。烟越来越浓,连眼睛都睁不开。孩子们哇哇哭着,那老师也没了主意。找不到出路就意味着死亡。那时她丈夫踢破墙板,钻进来把他们解救出去。村里人纷纷赶来往火里泼水和泥巴,却不起什么作用,就放弃了努力,站在不远处观望着。那时从火堆里传来一阵哭喊。那是余淑真女儿在叫。谁也不知道那孩子怎么跑到火堆里。她丈夫往身上倒了两桶水就往火里冲。人们想拉住他已经来不及了。他刚冲进火堆里,整栋校舍塌了下来。他和女儿再也没有出来。”

“这故事不错。”我来了兴趣说,“你说你见过那女人?”

“是的,见过,她和我老婆在同一家咖啡厅当服务生,她们混得熟,起初我老婆看到那篇报道,觉得照片上的人和她很像。起初那女的说不是她,直到不久前才承认。”

“她到省城来了?能不能带我去认识一下她?”

 

几天后的夜晚,朋友和他的老婆带着我走进一条老胡同,灯光映在墙壁上,斑驳摇曳,如同一尾尾被晒干的鱼,散发出呛人的腥臭味。多年之前,这地段异常繁华,人来往去,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现在老住户都搬走了,留下的古旧的房子空闲了,多半用于出租。余淑真也在那里租了间房。她的出租屋在一楼,并排过去的有好几间,门前的灯全暗了,不知是坏了还是没拉亮,唯独她门前的灯亮着,显得有些孤独。

朋友老婆敲了敲门说:“淑真,淑真,是我啊。”不一会儿,门吱的开了。余淑真先是怔了怔,眼里飘一丝忧郁,似乎不确定该不该与我们打招呼。

 “淑真,这是阿郎,朋友,靠得住,写剧本的,老厉害了,很多人都想认识他。”朋友老婆转身指着我说,“我不小心把你的事说出去了,不过就我老公和阿郎知道,阿郎他想和你聊聊。”

余淑真的目光落在我脸上,想了想才侧着身子让我们进屋。出租房有十来平米,摆一张小床,铺着淡蓝色的床单,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窗下搁一张小方桌,桌面上摆放几只小碗和一把水果刀。水果刀是常见的那种,却异常锃亮,隐隐闪着暗光。墙角摆放一堆书,有文学、经济和宗教等书籍。我随手拿起一本,是《》,封面有些破损。

“我想把你的故事写成剧本。”我边翻书边说。

她怔怔地看着我,脸上有些慌乱和忧虑,连忙转脸看着朋友俩夫妇,似乎在向他们求救,又似乎在探究我的话的真伪。朋友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屋子里的氛围有些压抑。

“我没有什么可写的,去写别人吧。”她幽幽地说。然后就站起来拉开门。她下逐客令了。我们面面相觑,失望地退出门外。朋友夫妇俩一路喋喋不休,对余淑真极为不解和不满。我一路沉默,回到住处就懒在床上,回想着余淑真那双忧郁的眼神,猜测着存留在她记忆里的是什么,如报纸上报道的那样吗?说实话,我对报纸一向持怀疑态度。她不想提起那段往事,难不成只是选择遗忘?我不得而知。(待读)


杨仕芳在广西图书馆开讲


人物档案:

杨仕芳,侗族,广西三江县人,1977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第十九届鲁迅文学院学员,先后当过乡村教师、报社记者、党办秘书、杂志编辑等,2007年开始小说创作,在《花城》等刊物发表作品1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等选刊转载,入选《小说选刊》等多种年度选本,获得2007、2008、2009年广西文学奖、2011年广西少数民族创作“花山”奖、2016《民族文学》年度奖等,出版《我看见》等5部小说集,其中:首部长篇小说《故乡在别处》入选2012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第二部长篇小说《白天黑夜》入选2015年中国作协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第三部长篇小说《赶河人》入选中国作协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杨仕芳作品分布图



1. 杨仕芳,通往云端的路径 青年文学 2017/03

2. 杨仕芳,渡口,抑或乌托邦  广西文学2017/06

3. 杨仕芳,梦遺,黄河2017/06 

4. 杨仕芳,望云岭,民族文学2017/12

5. 杨仕芳,追击黄山武,长城 2016/06

6. 杨仕芳,面具朔方 2016/08

7. 杨仕芳,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望川2016/07

8. 杨仕芳, 望川 民族文学2016/06

9. 杨仕芳,却已沉默不语 芒种 2016/05

10. 杨仕芳,寻找内心的秘密渡口,芒种2016/05

11. 杨仕芳,如影随形广西文学2015/12

12. 杨仕芳,望远镜里的黄昏 广西文学2015/12 

13. 杨仕芳,遇见自己,广西文学 2015/12 

14. 杨仕芳,最后一个木匠 青年2015/18 

15. 杨仕芳,被夜色遗忘的灯光 芙蓉2015/06 

16. 杨仕芳,以及遇见了我们 青年文学2015/1 

17. 杨仕芳,月满西楼,广西文学2015/09

18. 杨仕芳,阳光洒向加缪,民族文学2015/08 

19. 杨仕芳,古城路上的夜明珠,黄河2015/04

20. 杨仕芳,在清晨晚祷,广西文学2015/04 

21. 杨仕芳,在彼岸呼喊朔方2015/04

22  杨仕芳,而黎明将至,湖南文学2015/01

23. 杨仕芳,风刮,草原2015/01

24. 杨仕芳,所有需要等待的人,民族文学2015/01

25. 杨仕芳,我们为什么不叫喊,红豆2014/Z1

26. 杨仕芳,一条叫盘阳的河流,黄河文学2014/10

27. 杨仕芳,总有一条静流的河,芙蓉2014/03

28. 杨仕芳,放下屠刀,山花, 2014/03

29. 杨仕芳,在黑夜抵达,广西文学,2014/01

30. 杨仕芳,尘落(中篇小说)红豆 2013/10

31. 杨仕芳,别看我的脸,民族文学2013/09

32. 杨仕芳,小说之外,边疆文学2013/08

33. 杨仕芳 鬼火 文学界(原创版) 2013/07

34. 杨仕芳 故乡在别处,广西文学2013/07

35. 杨仕芳,流逝[中篇小说]青年文学2013/07

36. 杨仕芳 五叔的歌谣山花2013/12

36. 杨仕芳,向阳河的影子北方文学2013/06

38. 杨仕芳,向晚,牡丹2013/05

39. 杨仕芳 谁遗忘了我们,广西文学2013/02

40. 杨仕芳,回归心灵的村庄,广西文学2012/09

41. 杨什芳,没有脚的鸟,民族文学2012/08

42. 杨仕芳,别看我的脸,边疆文学2012/Z1

43. 杨仕芳,徒步上北京广西文学2011/03

44. 杨仕芳,游在岸上的鱼,广西文学2011/03 

45. 杨仕芳,广西文学,致蔡先生2010/03

46. 杨仕芳,最后一个夜晚 广西文学2009/Z1

47. 杨仕芳,黎明挂在树梢,星火2009/04

48. 杨仕芳,我们的逃跑,花城2009/03 

49. 杨仕芳,向彩虹奔跑,民族文学2009/05

50. 杨仕芳,阳光穿过我们村庄,广西文学2008/06

51. 杨仕芳,我们的世界,民族文学,2008/06

52. 杨仕芳,明天,我年满十六岁,广西文学2007/08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侗乡分享频道

更多精彩内容免费看

 编       辑:小 晓  主任:吴   音 

 编       委:苏 尚  监制:谢兴华

 爆       料、投稿、合作

 联系邮箱:1533552577@qq.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