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清明上河图》,不懂这些,看过真迹也枉然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蓝色 [ 馆藏 ] 轻松关注


视频欣赏:大神复活沉睡千年的《清明上河图》





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的“石渠宝笈”特展引来观者如潮,神品《清明上河图》更是此次展览中最重要的展品,没有之一。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清明上河图》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船有多大?



汴河是北宋时期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另一条船也正在卸货,这么粗大的帆桅及绳索,可以看出,做出来的船也应是六、七十吨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


虹桥由来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虹桥是两岸的咽喉要道,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桥下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桥上的人,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桥头布遍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这里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堪称画面的高潮片段。


桥上观鱼



在北宋汴京的清明节,人们喜欢到河上观赏春水和游鱼,在《清明上河图》的拱桥两侧有一大批观赏的人群,他们姿态各异观望着河里的游鱼,时不时还探头讨论。而在他们背后的桥上还上演了另一场闹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互不相让,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看似一场口舌正蓄势待发。


繁荣市井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数量众多的房屋建筑,商肆、酒店还是民居……各具特色,结构鲜明,为后世提供了一条宋代市井画廊。


城楼


商肆


各色店铺


《清明上河图》整幅图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主干道两边车水马龙店铺林立,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而“十千脚店”是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客店。


街市行人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一位算命大师不失机缘地在闹市支起了摊位。过溪沟小桥的脚行门前有不少劳工,有的坐着休息,有的在打瞌睡,还有的干脆躺下休息,院子里躺卧着一匹吃饱的白马,一个马夫手持缰绳,斜倚一侧,似乎在等待马的主人。


广场上的劳务人员生意非常好,一乘轿子已起肩上轿,另一乘轿子也在待租,小桥上一位摊贩已把货卖完回家,那边还有一些住户农家桥头还有几头毛驴,屋旁有一妇人抱着一小孩、旁边不远还躺着几头肥硕的猪。


各式交通运载工具



画中交通工具形形色色,样样俱全,有轿子、骆驼、牛车、人力车……行人车辆穿插得当,把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地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画面清楚的看到一溜骆驼队,远远的从东北方向汴京城走来,一间木工作坊的两位技工正在紧张的赶制一辆骡马车,拐弯的街道一位货主租用毛驴,驮工正在把地上的货物上驮,还有一位女士准备租用一乘轿子代步…….


酒铺林立



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小酒”二字,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东京梦华录》卷八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由此可知,宋朝的酿酒工业在唐朝的发展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升。


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



画卷一开头有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看起来与现代鸦雀筑窝方式与高度别无二致。打麦场上有几个用于秋收的石碾子,此时还闲置在那里。旁边略为低矮的茅舍似乎是羊圈、鸡鸭圈……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不由得惊叹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如上此发达的农业和养殖业。


娶亲长队



再看过来的画面已是农业与商贸的接合部,右上面是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徐徐的从北边拐过来,后面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轿子后面一挑夫挑着一担鱼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贵有鱼(余)。


真迹几经周转


《清明上河图》真迹,在问世后的800多年里,一直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在宫廷与民间历经辗转,演绎出许多传奇的故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 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


画作最初收贮于宋徽宗内府;北宋灭亡后,此卷流落至金邦,成为私人藏品;元朝初年,被统治者纳入内廷;明至正年间,它由宫廷又转入民间,后被奸相严嵩、严世蕃父子所藏;隆庆年间,它重新被官府收没,第三次归入宫廷;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大太监冯保巧用伎俩获得此图,并将它带出宫外;清乾隆年间,它被湖广总督毕沅收藏;毕死后被抄家,此图卷遂进入清宫,藏于延春阁内;逊帝溥仪时将此图卷交由其弟溥杰携出宫外;一九五七年,回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研究猜想


《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都有临摹本,且大小繁简不同。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摹本有30幅。 《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


《清明上河图》仇英版(局部)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 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大至原野、浩河、商廊,小至舟车人物、摊铺、摆设、市招文字皆统组一起,真实自然,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整部作 品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有如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画家张择端的过人笔力,不愧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清明上河图》清院版(局部)

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 现在这些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 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 《清明上河图》究竟有没有佚去后半部,它到底还有多少难解之谜,这一切,都吸引着中外学者、专家进行探索。







您看此文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