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东坡先生易传》|《巴蜀全书》珍本善本

2023-05-10 14:56:27




《东坡先生易传》九卷

(宋)苏轼撰

明万历《两苏经解》本


撰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古代杰出文学家。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十岁时,父苏洵游学四方,母程氏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轼即能语其要。母读《后汉书·范滂传》,慨然太息,轼曰:“儿若为滂,母许之否乎?”母曰:“汝能为滂,吾独不能为滂母邪!”及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此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第。除签书凤翔府判官,入为翰林,知制诰、权开封府推官,因论新法不便忤执政,熙宁四年(1071),出判杭州。又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1079)改知湖州。四月到任,御史李定、舒亶等人摭其所作诗文指为讪谤,七月即被逮,下御史台狱,竟欲置之死。神宗本无意深罪,十二月,乃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在黄州,筑室东坡,因以自号。自此贬而复召,召而复贬,无有宁日。绍圣元年(1094),由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贬知英州,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四年四月,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安置。后遇赦,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苏轼北还,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年六十有六。南宋高宗朝,累赠太师,谥文忠。事迹具《宋史》本传。

 

苏轼为一代文章大家,尝谓作文当“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又有《易传》九卷、《书传》十三卷、《论语说》五卷等。


内容、版本介绍

《东坡先生易传》,又称《苏氏易传》《东坡易传》《毗陵易传》《苏长公易解》。苏洵晚而好《易》,作《易传》未成,以属二子述其志;苏辙曾作《易解》,以轼书先成,乃送所解予苏轼,今书中蒙卦即出辙手。是此书系三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而成于苏轼,轼亦用力最多最勤。此书成于元丰四年(1081),时在黄州,而其与李之仪(端叔)书云:“所喜者,在海南了得《易》《书》《论语》传数十卷,似有益于骨朽后人耳目也。”足见东坡年至垂暮仍孜孜于是。

 

此书说《易》,摒弃玄谈而“多切人事”,是宋代义理易学代表作之一,既是苏氏父子哲学思想之集中体现,为蜀学之标志性著作;此书对后来易家亦颇有启迪,明人顾宾云:“若夫精理旁通,逸词藻辨,上穷先圣之旨,下寻诸贤传注之所未到,则髯苏《易解》最著矣。”《东坡先生易传》行文活泼,文辞驳辩,颇有纵横家之风;其“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四库全书总目》)。其解《系辞》“齐小大者存乎卦”曰:“阴、阳各有所统御谓之齐。夫卦岂可以爻别而观之?彼小大有所齐矣,得其所齐,则六爻之义未有不贯者。吾论六十四卦,皆先求其所齐之端。”苏氏认为,卦之义当“统而论之”“合而言之”,至于爻之义,自不妨“别而观之”;所谓“别而观之”,即据卦之“所齐”以解说诸爻之义。不过,卦、爻贵变,执其“所齐”以解之,或恐未必能尽其变也。至于六爻之间,则发明爱恶相攻、情伪相感之义。其说《杂卦传》又以为,通行本《周易·杂卦》自“大过”以下编次失当,“非相从之次”,于是“改而正之”,亦启后学疑经惑传之先声。蜀中易学本重象数,此书亦云:“河图、洛书,岂足怪哉!”此编可谓自成一格,而或讥为“杂以禅”,“添得些佛、老在里面”,故朱熹作《杂学辨》以此书为首鹄;然其所不取者不过十四条,未足为是书病。

 

是书宋代曾有刊本,然不可得而见。今存最早者,为明万历中金陵毕氏刊《两苏经解》本、乌程闵齐伋朱墨本,其后有崇祯中《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总目》云此本“最舛”)、清乾隆中《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库全书》本、嘉庆十年刊《学津讨原》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语文出版社《三苏全书》本(2001)、吉林文史出版社《东坡易传》校理本(2002)等。兹据较早版本《两苏经解》本印行。


    原文摘录 


乾卦

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用器不蛊。故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强则日长,偷则日消。(《东坡先生易传》卷一“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需卦

谓九五也。乾之欲进,凡为坎者皆不乐也,是故四与之抗,伤而后避,上六知不可抗,而敬以求免。夫敬以求免,犹有疑也,物之不相疑者,亦不以敬相摄矣。至于五则不然,知乾之不吾害,知己之足以御之,是以内之而不疑,故曰有孚,光亨,贞吉。(《东坡先生易传》卷一“乾下坎上”,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损卦

自阳为阴谓之损,自阴为阳谓之益,兑本乾也,受坤之施而为兑,则损下也;艮本坤也,受乾之施而为艮,则益上也,惟益亦然,则损未尝不益,益未尝不损,然其为名,则取一而已。(《东坡先生易传》卷四“兑下艮上”,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艮卦

艮,止也,止与静相近而不同,方其动而止之,则静之始也;方其静而止之,则动之先也。故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东坡先生易传》卷五“艮下艮上”,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东坡先生易传》节选

文 //《巴蜀全书·东坡先生易传》提要,“巴蜀文献”珍本善本系列出版成果


撰写者 // 邱进之,四川省委党校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

       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

长按关注公众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