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带您逛宋朝的街市.

2023-05-10 14:56:27

全动态的清明上河图

瞬间把你带到古代去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绘出汴京城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生活景象。对人物、建筑、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下列图片如果有不动的,点击一下图片即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很高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规模是空前的,且处处引人入胜。




是关于《清明上河图》那些事儿。

1、张择端是谁?

大家都知道,北宋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但只有在画中金代人张著的跋文中提到了作者的资料,共71个字,除此之外各种古籍资料中都再也找不到他的信息了,就如同不曾存在过。跋文全文如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他的作品除了《清明上河图》,也仅存一幅《金明池争标图》。为什么他身居翰林,却游离于史籍之外?至今都是一个谜。


2、《清明上河图》有多大?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五米多长,确实是洋洋长卷,但宽度只有25.2厘米,和一本书的高度差不多,比我们的高考神器还矮一些。没想到这么小吧?



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哪里?

       可以确认,《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的首都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但是有专家根据《清明上河图》绘制出了俯视图,再与宋代汴京的地图相对照,发现是完全对不上的!



       而且按照推断,画中的城门的位置应该是“东水门”。但东水门是骑水而建,不是图中的陆路城门。仔细用放大镜看城门上的匾额,张择端竟然写了“゛゛门”,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一个城门。因此专家推断,《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完全纪录性的描绘了汴京的街道,而是以汴京的市井市貌为原型,凭空想象创作的这幅作品。张大师早在宋朝就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了……



4、《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还是中秋?

       有人会说《清明上河图》画的当然是清明节啊。但是有专家指出,老婆饼也没有老婆啊?!夫妻肺片也没有夫妻啊?!清明是春季,即将入夏,天气微凉,正在由凉转热。但画中有驮木炭的骡子,清明时节已经不需要取暖了。




画中有人拿扇子,还有戴草帽的,光膀子的,清明时节还没有这么热;还有卖切开的西瓜的,这个季节西瓜还没上市……因此有人提出,画中描绘的实际是中秋,“清明”指的不是清明节,而是“清明盛世”,社会繁华稳定。

后来经过专家考证,木炭未必是取暖用,也可以做饭;扇子在当时叫做“便面”,四季都可用(下图里居中者骑着马,带着两个仆僮,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他看见左上角的步行者,就要打招呼。步行者只带了一个仆僮,估计是地位下降,不好意思见熟人,所以用扇子遮住脸,就当没看见!叫“便面”很有道理啊!)



       清明正值雨季,草帽、竹笠不是为了遮阳,而是防雨;而且西瓜在宋朝还没有从西域流入中原,所以切开的肯定不是西瓜;另外轿子上插着树枝,这是宋代上坟的习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尽管目前宋徽宗的题记已经见不到了,但明代文献记载,宋徽宗题诗中有一句“水在上河春”。所以现在主流观点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春景。


5、为什么说它生动鲜活?

       虹桥下行船,是最著名的一个局部,大家早就熟悉了,不熟悉的可以去找度娘。其实全画中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人物不到3厘米高,都十分鲜活,充满了故事性。比如郊外的大户人家队伍里的马惊了(原画已残,仅剩后半个马身子),仆人立刻大呼小叫的追赶,马前面的老者慌忙把孩子叫到身边,怕被马撞到。而远处两只牛抬头看看惊马,依旧悠然……



       再比如城门处,一队骆驼正走出城门。驼队的出现,连通了内外城,使画面不会由于城门产生左右割裂感。但真是一队骆驼吗?其实张择端只画了两匹半骆驼,却给人一个大驼队的感觉,确实是“偷工减料”的高手啊!


6、亭台楼阁怎么画出来的?

       仔细看《清明上河图》会发现,亭台楼阁画得太仔细了!简直和真的一样!当时用的可是毛笔啊!难道张择端就不会手一抖画歪了?



大家可以注意张著的跋文中说到张择端“本工其界画”。所谓“界画”,是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法。界画的创作宗旨就是工整写实、造型准确。正因为如此,《清明上河图》也成为我们考证研究宋代建筑的重要史料。

将一片长度约为一枝笔的三分之二的竹片,一侧削成半圆磨光,另一侧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实在找不到最合适的图片,大家可以看下图脑补)



7、繁华盛世下的社会危机?

       几乎每个人都说《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但据专家考证,张择端并非描绘了一副盛世场面,为皇帝歌功颂德,其中描绘了大量的社会危机,是向皇帝进谏,正所谓“曲线救国”。比如当时有很多砖砌的高台,用于观测城中的火灾,随时有人值班,随时报警。但画中值班的人却不见了,只剩空空的高台。



       再比如,城门没有兵丁值守,任由西域驼队进出,士兵在不远处的店铺里检查弓箭武器,自己的私人商队正准备出发。


      漕运河道中的粮船大多是私船,因为官船都被皇帝征调去运花石纲了。什么?你不知道花石纲?重新读一下水浒吧!


       画中这样针砭时弊的内容有很多处,比如桥上的文官武官争道、小商贩占道经营(宋朝的貌似战斗力不足啊)。因此有专家认为《清明上河图》实际上是给皇帝的“谏言”。当时宋徽宗也确实广开言路,征求公众对于政府的意见。这与对本画的研究是符合的。


8、中国第一个算盘在哪?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艺术杰作,而且全面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极大的文史价值。不仅我们前面提到的“界画”对于古建筑研究的价值,而且对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研究价值,比如服饰、农业、酿酒、民俗…..因此如果你是某一方面的专家,都能从图中读出不同的内容。比如画中赵太丞家药铺的桌案上有一个算盘,这是中国最早的算盘形象。此前只有文字记载而没有实物或图画。



       《清明上河图》到底好在哪儿?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其中还有无数的谜团,等着你去发现,去寻找答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