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女子花费两年半绣出6米长《清明上河图》

2023-05-18 23:00:13

十字绣看似只是简单的手工,但却需要一针一线的耐心与坚持。从2014年开始,每天趁闲余时间,洛川县人王京丽花费了两年半,绣出了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她坦言,当时绣的初衷,是为了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看到周围人绣十字绣可以赚钱 

她也想借此改善生活

  王京丽今年47岁,平时和丈夫在西安做餐饮生意,家里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儿子还在上大学。她坦言,目前的生活压力有些大。2014年,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绣十字绣,还能赚一些钱,王京丽也开始利用闲余时间绣十字绣。只不过她和别人不同的是,其他人都在绣一些小件,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而且来钱快。王京丽却选择了难度比较大的《清明上河图》,长6.3米,宽约50厘米。


  谈起绣《清明上河图》的初衷,她毫不避讳地说是为了改变生活。“当时洛川县城都没有卖这个底子的,后来托人从西安捎回来的,底子就花了1000多元。”


  绣十字绣看似只是简单的手工操作,但实际上对人的眼睛、颈椎等都不好,而且需要持久的耐力。周围人都觉得王京丽心劲儿太狠,一开始就绣这么大的,连王京丽79岁的母亲也这么认为,甚至劝她放弃。“我做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要做就做好,只要决定了就一定要做成,半途而废不是我的风格。”王京丽说。


坚持两年半 她从没想过要放弃

  王京丽和丈夫在临潼做餐饮生意,平时要忙,十字绣都是趁闲余时间来做。“这幅十字绣就是走哪带到哪,一有时间了就绣。”《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反映的是当时的风俗,画卷里有数量庞大的人物、牲畜、马车、桥梁、房屋,这也是十字绣的难点。“因人物太多,绣的时候要不停地换线,比较麻烦也很耗费体力。绣一段时间,脖子就受不了,需要休息。”王京丽告诉华商报记者,家里人都不太支持自己这样的做法,理由是对身体不好。但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王京丽并没有放弃,甚至从没有过放弃的念头。


  年轻时,王京丽是洛川药材公司的一名职工,结婚三年多后,遇到体制改革被迫下岗。“我老公的单位也不景气,刚结婚又有了孩子,所以生活压力特别大。后来我们办起了养鸡场,在洛川来说算是最大的,当时效益还算可以,生活有了改善。”大约七八年前,王京丽和丈夫又离开洛川,到西安做餐饮生意。如今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王京丽坦言压力确实比较多大。


  大约今年6月份,王京丽完成了整个十字绣,并花了600余元做了简单的软裱。7月29日,华商报记者来到洛川县王京丽父母的家里,见到了这幅绣了两年半的《清明上河图》。离远看是一副栩栩如生的风俗画,离近看是密密麻麻整齐有序的针线。“这些都是我娃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冬天脚冷夏天太热,可把罪受了。”王京丽的父母很是心疼女儿。如今,怀里抱着已经完成的作品,王京丽十分开心,她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改善。

内容来源:华商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