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万安老街——古徽州的清明上河图

2023-05-10 14:56:27

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2007年被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与发达,万安独特的地理位置日益凸现,成为下通歙县、杭州,上连县城并通达黟县、祁门的要道和重要水运码头,万安老街成为当时徽州地区最繁华的集市之一,被誉为古徽州的“清明上河图”。



老街历史


万安古镇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三国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万安曾为休宁县县治所在地,、经济、文化中心。隋末战乱时,歙县人汪华拥兵自保,先后占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重地,自号吴王,将郡治从原来的黟县迁至万安镇东侧的万安山(后又称古城岩),使万安成为统辖六州的一方重地。 万安老街在明、清鼎盛时期,店铺多达400余家,行业多达100多种,街长5华里,雄居休宁县九大街市首位,享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的美誉。 


老街风貌


万安是古徽州重要水陆码头之一,以商业功能为主的“街”和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巷”,构成了老街内部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沿街开敞的店铺和传统民居封闭式立面,形成蜿蜒弯曲、不尽相同的风貌。这是一条目前在安徽省内保存完好的、风貌古朴的古代商业街。 



建筑特色


万安老街的文物古迹是以明清及民国初期为主,是徽州历史上重要水陆码头、商业贸易重镇的真实遗存。街区及周边现存明清古塔3座、古桥4座、古民居38处、古水埠码头12处、清末和民国期间传统民居建筑(含店铺)130余处,基本保持明清时期商业街的历史风貌。




老街名人


【老街名人】万安老街历史上出了不少文化名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此启蒙,中国图书馆的开拓人洪范五在此出生,近代黄山市著名书法家黄澍在此成长。位于老街皂荚巷的“吴家大院”是万安著名塾师吴尔宽的住宅,也是陶行知的启蒙馆。



非物质文化特色


 万安是现今全国仅存的手工制作罗盘的产地。万安罗盘的传统制作工艺沿袭约600余年,工艺流程严格规范,技艺精湛缜密,所制罗盘、日晷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和遗存标本。万安罗盘制作工艺2006年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万安老街入口处的“吴鲁衡老罗经店”,作为全国仅存的手工徽盘作坊旧址已经修复,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全国首个罗经文化博物馆。


(作者:休宁县文广新局副局长 黄永强)


古罗盘的新掌门


灿烂的徽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源自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的万安罗盘,也是一大“神器”。过去建筑师们定方位、船员们航行时定航向的罗盘,几乎一半以上产自万安。鼎盛期的万安罗盘甚至远销日本、朝鲜等国。

   

多家老字号当中,真正名扬天下的当属延续至今的吴鲁衡罗经老店。自公元1723年创办以来便代代相传。1915年还获得过巴拿马世博会金奖。

  


如今操盘老店的是吴鲁衡罗盘的第八代嫡系传人——吴兆光。33岁的他,已经凭借扎实的手艺成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自打儿时起,吴兆光便开始接触罗盘。“看三年修三年,然后才能动手制作。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小时候我懵懵懂懂的被大人要求在家里帮忙,有时一呆一整天。就从给老师傅打下手开始入门的。 ”吴兆光说。

  


成年后,吴兆光选择了参军,在军队这个大学校里,他表现非常不错。而父亲则在家书中希望他能子承父业,维系和传承手工制盘,早日推动行业迈向正轨。思前想后,吴兆光决定听从父亲的安排。对罗盘业的发展,他自有独到的想法。 2012年11月,吴兆光多方奔走,依托吴鲁衡老店建立了全国首座罗经文化博物馆——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他搜集整理了许多珍贵文物,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把家族的发展史与罗盘的演化过程相结合,全景展现罗盘行业发展的点点滴滴。 2013年,该馆入围全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

    


作为百年老店的新掌门,吴兆光坚持用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罗盘,一面罗盘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每年出产的罗盘不超过一千面,却始终一盘难求。老店也与时俱进开设了网店,销售喜人。吴兆光对自家罗盘的质量很有信心,向用户做出“终身三包”的承诺。考虑到制盘原料已被列为国保树种,不得乱砍滥伐,除了向林业部门报备购买外,吴兆光还投资兴建了原材料基地,供罗盘取材之用。


2014年,吴兆光喜得千金。富有远见的他,已经开始思考接班人的问题。吴兆光告诉记者,他会从小培养孩子对罗盘的兴趣,展示家族祖祖辈辈打拼出来的业绩;等到孩子长大,再和孩子认真、平等地探讨家业传承问题。对万安罗盘的未来,他非常有信心。

剃头匠坚守传统技艺



如今,美容美发是个时尚行业,店门口摆放的彩色旋转灯、亮堂的门店、劲爆的音乐和各式美发技巧让人眼花缭乱,消费也自然不菲。而过往那些只需花上几块钱就可以享受的“剃头”,已在不经意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僻静的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上,却有这样一家充满旧时风情的理发店。店面不大,没有门牌,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内,斑驳的铁制理发椅、剃头刀、修面刀、荡刀布整齐地规置摆放着,和店主黄六六一样,历久弥新。74岁的老黄,个头不高,性格温和,总是笑眯眯的。



黄六六从19岁开始当学徒,入行已有50多年。一开始,他是集体合作社的一名学徒,每月工资24元。1985年,合作社改制解散后,他就搬到万安老街中街路段开了这家理发店。从黄老亮出的那一根挑得已经发红了的担水扁担、一把已有50多年的上海“蝴蝶”牌剃头椅、一把跟随他40多年的电吹风等藏家宝中,可以窥见岁月的流痕。


黄六六理的都是老式发型,接待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般是周边居民。他还是执行着以前的老价格表,老人理发8元,小孩5元。由于技艺娴熟,一些老顾客即便搬了家,还要大老远赶过来找他剃头。可是有年轻小伙子上门,他却谢绝接待。老黄说,自己年纪大了,掌握不了时尚发型,剪出来,年轻人肯定会失望。



74岁的黄六六仍然宝刀不老。一位老顾客来理发,只见他迅速上前撑起围布,一把电推剪熟练地在手上“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干净利索的平头便理好了。接着,他不急不慢地将理发椅的靠背放平,赤手从滚烫的铝锅内捞出热气腾腾的毛巾,拧上几把,敷在顾客脸上。之后,他为客人脸上涂满皂液,随即,一把锋利的剃须刀开始“游走”其上,连眼皮上的绒毛也刮得干干净净。顾客抬起头时,连呼“过瘾!”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黄六六认为,理发手艺最基本的技术就是剃头和刮脸,手法要干脆,手腕间辗转挪移要均衡。还要学会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修整胡须和头、面、颈肩部的按摩技术服务。只有掌握了这些手艺,才是一位合格的剃头匠。


记者 殷骁/文 潘成/图

本期编辑 马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